法律图书馆>>网上书店>>图书信息
中国“道统”与“法统”在近代的转型研究
编号:60388
书名:中国“道统”与“法统”在近代的转型研究
作者:张佩著
出版社:政法大学
出版时间:2014-7-1
入库时间:2014-7-29
定价:29元
[图书内容简介]
“道统”与“法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两个重要的统绪,在近现代发生了重大转变,然而具有现代意义的道统与法统仍未建立起来。本书名《中国“道统”与“法统”在近现代的转关》,就是要深入分析二者发生了哪些转变,又缘何未建立起来。另外,将侧重点放在研究较为薄弱的“法统”之上,将其多种微观上的涵义统一在“法治文化”这个宏观范畴之内。全书按照总分总的结构设置六章。前两章分别论述中国古代社会时期的道统问题、传统文化中的法统问题。三至五章按照时间顺序展开,划分为清末、民国、20世纪中叶以后三个阶段,讨论各阶段内道统、法统的发展变化。第六章收束全篇,紧扣研究目标,对两个统绪仍未彻底构建起来进行反思与总结。各章内部每个小节都是一个焦点问题,以专题方式来论,却紧密围绕各章主题,彼此呼应。研究所需的资料主要集中在近现代,但对古代文献同样采取细读文本的方式,将“道统”梳理出几条主要的脉络,比如“理学家道统”、“学术性道统”等;对历史时期酝酿的法统元素,如基本的公平、公正原则,渗透着民本思想的执政规律等,都进行深入探研。论述中,作者将吸纳集部文献中涉及道、法的成分,拓宽论据范围,扩展论证角度,力求立论扎实可靠。
[图书目录]
内容摘要

绪 论

一、选题理论依据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选题创新之处

二、选题研究方案

三、选题研究基础与条件

第一章 “道统”与“法统”概说

一、“道统”及其形成

(一)先秦

(二)西汉

(三)有唐

(四)有宋

(五)小结

二、“法统”内涵及其特征

(一)政权的正当传承

(二)法家法治思想

(三)内在法文化精神

(四)权力的法律依据

(五)“六法全书”体系


第二章 中国古代社会时期的道统问题

一、被淹没的“斯文”道统:欧阳修、苏轼与理学家
竞争的“败北”

(一)欧、苏“斯文”道统的源起

(二)欧、苏道统的“致道”主张

(三)欧、苏“斯文”道统的隐沦

二、举动有节,自强自治:从道统经典《周易·乾卦》
阐释中看儒家的精英管理策略

(一)“君子”内涵随《乾》卦主题的衍化

(二)有节制的“自强不息”

(三)有反思的“功成身退”


第三章 道统的整理与反思,法统的酝酿与萌生

一、裂纹美瓷:道统的裂变与法统的不变

(一)悬谈

(二)确立与反叛

(三)启蒙与新变

(四)矛之锋芒

(五)盾之坚固

(六)长城高筑

二、梁启超对中国“法统”的认识与重构

(一)梁启超对古代法律传统的认识

(二)论“新法统”的构建

(三)论新法统在“宪法”层面的运用


第四章 分崩离析:道统的解体与法统的摇晃

一、外交撼动

(一)问题暴露

(二)痛苦“心得”

二、“金字塔”逐层坍塌

(一)农民:江山不作千年计

(二)士大夫之“第一梯队”

(三)士大夫之“后续梯队”


第五章 道统的批判继承,法统在剧变中建立

一、道统与法统的交融:孙中山对民国法统的建构与维护

(一) “行易知难”思想的确立

(二) “三步走”的革命方略

(三)宣誓“形式”与心理养成

(四)除害宜急,实业振起

(五)与保皇派的思想争夺

(六)不断完善的“三民主义”:以民族主义为考察核心

二、新文化运动的缩影:最后一维纲纪的突破与女权步入“正轨”

(一)悬谈:《镜花缘》不争“女权”

(二) “舶来”的平等

(三)呼唤“良母氏”

(四)“非礼”尽言

(五)“理想”模式

(六)《新青年》“女子问题”相关篇目统计

参考文献

致 谢
法律图书馆>>网上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