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网上书店>>图书信息
乡村江湖:两湖平原“混混”研究/华中村治研究书系
编号:60392
书名:乡村江湖:两湖平原“混混”研究/华中村治研究书系
作者:陈柏峰著
出版社:政法大学
出版时间:2011-1-1
入库时间:2014-7-29
定价:26元
[图书内容简介]
1980年代初,我国刚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的漩涡中解脱出来,改革开放的大旗刚刚扬起,新旧之交,却喜忧参半。喜的是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忧的是面对各种突如其来的新事物新状况却茫然不知所措。一面是生产力发展导致的大量劳动力的剩余;一面是改革开放探索不足导致的社会吸纳能力有限。这一对矛盾是乡村混混得以产生和发展的最深刻的根源。该书采用站在历史的大背景下,以微观的调查方式,深刻而精彩地分析了乡村混混这一特殊历史群体的发展轨迹以及对现时代乡村治理的影响。
乡村混混文化是典型的民俗文化,对待民俗文化的探究,该书并没有落入传统研究的窠臼,用空泛的政治理论以及晦涩的社会学语言,笼统地、想当然地推定乡村民俗文化的发展逻辑,而是通过走访大量两湖平原的乡村,用村民的话,用“混混”的话,来还原那个时代的疯狂和空虚、无聊,凸显那个时代的乡土逻辑,再现那个时代乡村江湖的“恩恩怨怨”,让读者犹如身临其境,好不淋漓。
既然乡村混混的产生和发展不是偶然,那就一定存在着适合于它生存的土壤,可1980年代至今已有三十年的光景,虽然“江山代有人才出”,但随着适合于乡村混混生存的土壤的减少,越来越多的乡村混混也销声匿迹,乡村江湖的偃旗息鼓已成大势所趋。然而,乡村江湖所形成的乡土逻辑却对当代的乡村治理还有着极大地影响。该书力求展现乡村混混文化发展历程的同时,亦阐明了研究乡村混混文化对乡村治理的深远意义。全书结构紧凑,脉络清晰,内容丰富,语言通俗易懂,见解独到而亦能雅俗共赏,读来耳目一新,是一本难得的好书。

[图书目录]
1总序
4序言
1第一章 问题与进路
1 第一节 问题缘起与中心主题
3 第二节 理论模型与分析概念
3 一、中国乡村社会的秩序机制
6 二、熟人社会与乡土逻辑
7 三、乡村混混与农村社会灰色化
11 第三节 本研究的方法论
11 一、华中村治研究传统
14 二、中国乡村的基本结构单元
19 三、从村庄研究到区域比较
23 第四节 田野工作与章节安排
29第二章 熟人社会与乡土逻辑
29 第一节 熟人社会:“熟悉”与“亲密”
34 第二节 亲密社群的秩序生产
42 第三节 熟人社会的人情与礼俗
46 第四节 人情取向的乡土逻辑
54 第五节 集体化实践对村庄的意义
57第三章 乡村江湖初兴与熟人社会
58 第一节 那些无聊的年轻人
62 第二节 无聊年代的乡村江湖及其地缘团伙
62 一、乡村江湖中的地缘团伙
66 二、地缘团伙与村庄集体主义
71 第三节 乡村江湖的英雄主义和关系团伙
71 一、乡村江湖的英雄主义
77 二、乡村江湖中的关系团伙
82 第四节 乡村江湖的阴暗角落
88 第五节 国家治理与乡村江湖的衰落
97 第六节 嵌入熟人社会的乡村江湖
98第四章 乡村江湖复兴与熟人社会
99 第一节 江湖复兴与越轨行为
107 第二节 江湖机遇与乡村混混的转型
107 一、混世于乡镇的第二代混混
115 二、进城混世的第三代混混
117 第三节 乡村江湖的联盟格局及其流动
117 一、乡村江湖的关系网络与联盟格局
121 二、乡村混混的社会流动
125 第四节 乡村江湖的分层与非法利益
134 第五节 脱嵌于熟人社会的乡村江湖
136第五章 乡村治安工作的变迁及其困境
137 第一节 改革初期治安工作的“群众路线”
145 第二节 “专门工作”的进展
145 一、“专门工作”的社会背景
149 二、乡村治安联防制度
152 三、“线人”制度与乡村混混
156 第三节 新时期治安工作的“群众路线”
161 第四节 基层国家权力运作的变迁
161 一、群众路线与德行治理
165 二、专门工作与技术治理
169 第五节 乡村治安困境及其意涵
173第六章 乡村混混与村庄社会秩序
174 第一节 本土混混对村庄秩序的危害
180 第二节 本土混混的危害与村庄社会性质
186 第三节 外来混混对村庄秩序的危害
193 第四节 本土混混对外来压力的抵制
200 第五节 村庄社会秩序的变迁
203第七章 乡村混混与村庄人际关系
204 第一节 最有面子的人
209 第二节 本土混混与同村熟人的相处
214 第三节 乡村混混对村庄熟人间相处的影响
220 第四节 村庄人际关系的变迁
224第八章 乡村混混与村级治理
225 第一节 “有才无德”的村干部
230 第二节 乡村利益共同体与治理“钉子户”
239 第三节 村民眼中的“好混混”
244 第四节 公共品供给的困境与“私人执法”
251 第五节 村级治理的变迁与困境
253第九章 乡土逻辑变异与农村社会灰色化
253 第一节 乡村混混与熟人社会
256 第二节 乡土逻辑的变异
260 第三节 亲密社群的解体
265 第四节 劳动伦理的变迁
269 第五节 农村社会灰色化
274第十章 余论:乡村治理内卷化
283参考文献
296致谢
法律图书馆>>网上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