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网上书店>>图书信息
2015司法考试速记通:高频考点.难点精确记忆技巧1200例(飞跃版)
编号:62875
书名:2015司法考试速记通:高频考点.难点精确记忆技巧1200例(飞跃版)
作者:陈珊编著
出版社:中国法制
出版时间:2015-3-1
入库时间:2015-3-26
定价:72元
[图书内容简介]
 ☆直击重点 重者恒重

  本书编录历年司法考试中重复出现频率高达80%以上的考点以及考试大纲中的新增考点,帮助广大考生节省复习时间,直击高频考点。

  ☆口诀记忆 神速无比

  记忆是司法考试的瓶颈!为了缩减记忆量,标注关键词,做记忆口诀,使记忆准确、持久。

  ☆多种记忆 综合运用

  书中还运用了逻辑记忆法、图表记忆法、联想记忆法、编故事、归纳总结记忆法等记忆方法,旨在使抽象、枯燥、生硬的法条,变得 简单化、图形化、口诀化、形象化,同时运用比较、数字记忆术,把考点由点连成线,然后串成面,搭建知识框架,让你轻松、快速、准确地记住考点。


[图书目录]
卷Ⅰ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1法治理念
  2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特征和本质属性
  3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
  4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论渊源
  5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
  6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
  7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
  8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
  9党对法治事业的领导
 法理学
  1马克思关于法的本质的基本观点
  2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的区别
  3法的起源的各种学说
  4法的特征
  5法产生的根源和法产生的主要标志
  6法的规范作用的分类
  7法的社会作用
  8法的价值种类和冲突的解决
  9法律原则的分类
  10法律规则的分类
  11法律原则的适用条件
  12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的区别
  13法律规则与语言、法律条文的关系
  14权利与义务的分类
  15权利和义务的相互联系
  16法的渊源的分类
  17法律部门的含义
  18法的效力的分类
  19法的生效时间和法终止生效的时间
  20法律关系
  21法律责任竞合的特点
  22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和免责条件
  23立法基本原则
  24执法的特点
  25司法的特点
  26当代中国司法的原则
  27违法的构成要件
  28国家法律监督体系和社会法律监督体系
  29法律解释的种类和方法
  30法律解释的四个特点
  31当代中国法的解释权限划分
  32民法法系(大陆法系)和普通法系(英美法系)的异同
  33法与社会
 法制史
  1重要事件列表
  2中国古代法律体系的演变
  3刑罚的演变
  4古代刑罚原则的演变
  5秦、唐刑罚的适用原则
  6中国古代法制主要法典的演变
  7重要法典
  8西周的婚姻原则
  9西周的“三刺”制度
  10西周的“五听”制度
  11西周买卖契约的记忆
  12“八议”的内容
  13“准五服制罪”的制度在《晋律》和
  《北齐律》中相继确立
  14汉文帝、汉景帝刑制改革的内容
  15“三司推事”知识点的记忆
  16唐律中“十恶”的具体内容
  17《唐律》的“六杀”制度
  18《唐律》规定的“六赃”
  19唐宋和明清时期的司法机关的变革
  20凌迟刑知识点的记忆
  21宋代的绝户财产继承制度
  22宋代设立审刑院后的审判程序
  23宋代在州、县之上,设立提点刑狱司,
  作为中央在地方各路的司法派出机构
  24清代的例的种类和内容
  25明清会审制度
  26会审公廨制度
  27清末司法体制的变化
  28近代宪法的演变
  29南京国民政府《中华民国宪法》内容的主要特点
  30外国法制史的几个“第一”
  31罗马法的渊源与分类
  32罗马法复兴过程知识点的记忆
  33美国法的特点和历史地位
  34德国封建时代两部重要法典
  35国外重要法典
  36美国规定了“缓刑”制度,德国
  规定了“法人”制度
  37重要名词列表记忆
 宪法
  1《宪法》的修改程序
  2宪法典的结构
  3宪法的效力
  4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都有权
  决定的人员
  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人员
  6只能由全国人大决定的人员
  7全国人大的罢免权
  8《宪法》的四次修正
  9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名额
  10暂时停止执行代表职务和终止代
  表资格的情形
  11各级人大常委会质询案的提出
  12地方派出机关的批准设立机关和设立机关
  13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
  14专门委员会(常设性委员会)
  15不设秘书长的机关
  1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权利
  17我国实行个人负责制的机关
  1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预备会议的会议事项
  19代表人身权的特别保护
  20有权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法律案的组织
  21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法律的一般程序
  (“三读”、“二读”、“一读”)
  22法律案暂不交付表决的制度
  23法律案终止审议的两种情形
  24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解释法律的情形
  25只能制定法律的事项
  26授权制定行政法规的除外情况
  27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的制定机关和相关知识
  28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
  29法律文件予以改变或者撤销的情形
  30常务委员会只有“撤销权”,没有“修改权”
  31法规、条例的备案制度
  32规章的备案制度
  3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34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资格
  35选举法三个日期的记忆
  36委托选举必须满足的条件
  37对代表的监督和罢免、辞职、补选
  38宪法规范的特性
  39宪法是国家根本法的原因、最高法律效力的含义
  40国家主席的职权
  41宪法实施保障的体制
  42我国实施保障制度的方式
  43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的情形
  44广义的人身自由包括五个方面
  45资产阶级宪法学的分类
  46历史上典型的钦定宪法和协定宪法
  47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48宪法实施的主要原则
  49宪法与宪政的关系
  50行政区域的建制和划分的权限
  51县、市、市辖区的部分行政区域界线的变更程序
  52行政区域边界争议处理机关
  53中央对特别行政区行使的权力
  54特别行政区“特别”的几个方面
  55特别行政区的司法机关
  56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
  行政长官的任职资格
  57《基本法》的修改提案权知识点的记忆
  58特别行政区立法会的人员组成
  59基层组织
 经济法
  第一部分竞争法
   1可以推定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
   情形
   2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
   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实施妨碍商品
   在地区之间自由流通的行为
   3经营者集中的情形
   4经营者集中是否申报情形
   5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
   的禁止情形
   6经营者不得采用下列不正当手段从事
   市场交易
   7经营者不得侵犯商业秘密的手段
   8不属于不正当竞争的行为
   9限制竞争的行为
   10不得滥用行政权力的情形
  第二部分消费者法
   11《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消费者
   的九项权利
   12责任承担者
   13经营者标明真实名称和标记的义务
   14《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经营者
   对“三包”的民事责任
   15《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经营者
   以预付款和邮购方式提供商品的责任
   承担方式
   16耐用商品或者装饰装修等服务瑕疵
   的举证责任
   17非现场购物消费者的反悔权
   18经营者的安保义务
   19销售者承担责任的情形
   20销售者自己承担责任的情形
   21缺陷产品的免责事由
   22产品责任诉讼时效的记忆
   23《产品质量法》的两个连带责任
   24食品安全事故中的法律责任
  第三部分财税法
   25扣缴义务人的义务
   26地方政府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
   税、退税、补税的依据
   27纳税人的补缴税款义务和税务机关
   的追征期限
   28采取税收保全措施的前提条件
   29税务机关强制执行措施和限制
   30不属于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纳税
   担保人生活必需品
   31应纳个人所得税的情形
   32纳税义务人应当按规定办理个人所
   得税申报情形
   33个人所得税税率与计算
   34免税的范围
   35经批准可以减征个人所得税的情形
   36缴纳企业所得税范围
   37可减征、免征及在计算应纳税所得
   额时加计扣除的支出
   38审计程序
  第四部分银行业法
   39商业银行破产时的清偿顺序
   40商业银行应当经国务院银行监督管
   理机构批准的事项
   41商业银行贷款应当遵守的资产负债
   比例管理规定
   42银行业金融机构披露的重大事项
   43商业银行贷款业务规则
   44商业银行的禁止业务
   45须经银监会批准的事项
   46人民银行金融监管职责
   47银行业监督管理的职责范围
   48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对于涉嫌违法
   事项有关的单位和个人采取的措施
  第五部分劳动法
   49劳动争议解决程序
   50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争议适用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情形
   51试用期的规定
   52可约定违约金的两种情形
   53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情形
   54劳动者可随时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55经济性裁员
   56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57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的情形
   58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不用提前通知)
   59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60延长劳动时间的有关规定
   61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形
   62劳动争议仲裁时效
   63集体合同的内容和签订程序
   64劳动者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情形
   65关于工资保障制度的条款
   66非全日制用工
  第六部分土地法和房地产法
   67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争议的解决程序
   68土地承包经营权发生纠纷的解决程序
   69承包方的权利
   70土地承包流转方式
   71可用划拨方式取得的土地范围
   72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的管理
   73征收土地由国务院批准的情形
   74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情形
   75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方式的规定
   76划拨取得土地使用权房产拍卖、出
   租后的土地价值的交纳
  第七部分环境保护法
   77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
   78企业事业单位违反规定排放的处罚
   79《环境影响评价法》对建设项目的
   环境影响评价实行分类管理制度
   80环境污染损害的相关民事诉讼规定
  第八部分食品安全法
   81食品安全事故的处置措施
   国 际 公 法
   1国际法的渊源
   2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3国家主权豁免
   4中国国籍的取得与丧失
   5国际法上的承认形式
   6国际法上的继承
   7联合国大会
   8安全理事会
   9国家不法行为不当性被排除的一般情况
   10国际责任的形式
   11从赔偿责任的主体来看,赔偿责任
   的制度和有关条约
   12领土的取得方式
   13海洋法
   14公海上行使普遍管辖权
   15登临权
   16紧追权
   17发射国对发射的空间物体造成损害的责任承担方式
   18国家行使外交保护的条件和保护范围
   19引渡
   20使馆的组成
   21使馆的特权与豁免包括的内容
   22条约成立的实质要件
   23条约生效的日期和方式
   24条约的终止和暂停施行的原因
   25国际争端的特点和类型
   26国际争端的解决方法
   27战争的结束
   28惩罚战争犯罪的主要国际司法实践
 国 际 私 法
  1定性的概念及其法律意义
  2冲突规范和准据法
  3静态连结点和动态连结点
  4涉外因素
  5涉外民事关系中适用法律的意思自治
  原则
  6外国法的查明方法
  7应当适用外国法律时,外国不同地区
  有不同法律时的处理方式
  8法律规避的四个
  ……
卷Ⅱ
卷Ⅲ
法律图书馆>>网上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