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网上书店>>图书信息
民事诉讼法(第四版)
编号:68215
书名:民事诉讼法(第四版)
作者:张卫平
出版社:法律
出版时间:2016-3-1
入库时间:2016-4-18
定价:54元
[图书内容简介]
"本版在系统、全面地阐述民事诉讼各种制度的基本结构和基本原理的基础之上,增加了对新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原理和运用的阐释与说明,也对原有内容予以充实、增补和调整,进一步丰富了民事诉讼法的知识和理论。
此外,作为一本专著式教科书,本书在形式上亦有三大特点:一为目录设置要点提示,便于知识点的宏观把握及快速查找;二为文中设置“问题与思考”及“知识拓展”版块,便于阅读者进一步思考;三为文后设置“关键词索引”,便于学习者对照查阅。
本书既可为法学本研阶段教学及自学使用,也可为法学理论及实务工作者参考使用。"

[图书目录]
"目录
第一单元导论
第一章民事诉讼概述
一、民事纠纷
二、民事诉讼
三、民事诉讼的目的
意义•涵义•学说
四、民事诉讼与相邻制度的对接
与人民调解制度的对接•与仲裁制度的对接
五、民事诉讼法
涵义•性质、作用、地位•与宪法•种类•判例、指导性案例•效力•与实体法•近现代发展
六、民事诉讼法律关系
七、民事诉讼体制
涵义•价值•类型•转型
八、民事诉讼法沿革
古代•清末至1949年•新民主主义时期•1949年至改革开放•1991年的制定及至今的修改
九、民事诉讼法与法系
十、民事诉讼法学
对象与范围•研究方法•体系
第二章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一、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概述
涵义•功能•体系
二、诉讼当事人平等原则
涵义•依据
三、辩论原则
现行《民事诉讼法》中的辩论原则•约束性辩论原则(辩论主义)
四、处分原则
涵义•内容•法理依据•与约束性辩论原则的关系
五、诚实信用原则
缘起与认识基础•意义•适用情形
第三章民事审判的基本制度
一、基本制度概述
二、合议制度
概念•合议庭构成
三、回避制度
概念•主体范围和情形•方式和程序•无利害关系情形
四、公开审判制度
涵义•意义•不公开审理的特殊情况
五、两审终审制度
多重审级制度的利弊与审级的多元化•两审终审制
第二单元民事诉讼中的法院
第四章法院的结构
一、法院的概念
二、普通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及巡回法庭•高级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基层人民法院及人民法庭
三、专门法院
军事法院•铁路运输法院•海事法院•知识产权法院
四、法院的内部组织结构
审判业务部门•非审判业务部门•审判委员会
五、法院的审判人员和其他人员
审判人员•其他人员
六、法院体制改革
概述•主要举措
第五章法院的职权
一、法院职权概述
二、法院的民事审判权
程序控制权•程序事项裁决权•调查取证权•释明权•事实认定权•实体争议裁判权
三、法院的执行权
概述•关于审判权与执行权的分离以及执行体制的改革
第六章民事裁判权的范围
一、民事裁判权范围界定的标准
二、民事裁判权范围的政策调整
三、民事争议与行政争议的界定
四、民事争议与内部争议的界定
第七章管辖
一、概述
概念和意义•确定管辖的因素•管辖恒定•种类
二、级别管辖
涵义•标准•内容
三、地域管辖
概述•一般地域管辖•特殊地域管辖
四、专属管辖
五、共同管辖和选择管辖
六、协议管辖
七、默认管辖
涵义及意义•要件
八、裁定管辖
移送管辖•指定管辖•管辖权的转移
九、管辖权异议
涵义•提起条件•处理程序
第三单元当事人等
第八章当事人
一、当事人的概念
二、当事人的确定
涵义•基准与学说
三、当事人的诉讼权利能力和诉讼行为能力
诉讼权利能力•诉讼行为能力
四、当事人权、诉讼负担与诉讼义务
当事人权•诉讼负担与诉讼义务
五、当事人的诉讼行为
涵义•特点•种类•评价•瑕疵诉讼行为与处理•申请与主张•诉讼契约
六、当事人适格
涵义•与当事人能力的交错•判断当事人适格与否的标准•三大基本诉的类型与当事人适格
七、当事人的变更
法定的当事人变更•任意的当事人变更
八、原告与被告的确定
概念•原告和被告的确定•企业法人下落不明、歇业、被撤销、吊销营业执照等情形的诉讼主体资格问题
第九章共同诉讼
一、共同诉讼概述
涵义•发生原因•分类
二、必要共同诉讼
固有必要共同诉讼•类似必要共同诉讼•必要共同诉讼人的内部关系
三、普通共同诉讼
概念和特征•适用条件•普通共同诉讼人的内部关系•证券市场虚假陈述案件诉讼的共同诉讼适用
四、诉讼代表人制度
概述•诉讼代表人•代表人诉讼的种类•关于人数不确定的代表人诉讼的特殊程序•人数不确定的代表人诉讼裁判的效力•不宜适用诉讼代表人的情形
第十章第三人
一、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
概念、诉讼地位•制度设立的目的•参加诉讼的条件
二、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
两种类型•辅助型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被告型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
第十一章诉讼代理人、代表人及辅助人
一、诉讼代理人概述
概念•特点•种类•诉讼代理与民事代理异同•民事诉讼代理制度作用
二、法定诉讼代理人
概念•诉讼地位•法定诉讼代理权的取得和消灭
三、委托诉讼代理人
概念和特点•范围•权限•委托诉讼代理权的取得和消灭
四、法定代表人与法人代表
五、诉讼辅助人
第四单元诉权与诉
第十二章诉权
一、诉权的涵义
二、诉权的学说
双重诉权说•私法诉权说•公法诉权说•诉权否定说
第十三章诉
一、诉的概念
二、诉的种类
确认之诉•给付之诉•形成之诉
三、诉的利益
涵义•权利保护的资格•权利保护的利益
四、诉讼标的
涵义•在民事诉讼实务中的地位•识别(传统诉讼标的理论•新诉讼标的理论•诉讼标的识别的具体适用)
五、诉的变动
诉的合并•诉的变更•诉的追加
第五单元民事诉讼中的证据与证明
第十四章民事诉讼中的证据
一、证据概述
概念•民事诉讼中证据的合法性•证据能力•证据的证明力•关于非法证据的排除与采信
二、民事证据的种类
2012年《民事诉讼法》修改对证据种类规定的调整•书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鉴定意见•物证•勘验笔录•当事人陈述
三、本证与反证
四、证据保全
概念和意义•条件•程序•方法
五、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
法院主动调查收集证据•根据当事人申请调查收集证据
第十五章民事诉讼中的证明
一、举证时限与证据交换
举证时限•证据交换
二、证明对象
概述•范围•无需证明的事实
三、证明与疏明
证明•疏明
四、证明责任
概述•理解证明责任应注意的问题•如何理解《民事诉讼法》第64条第1款的规定
五、证明责任的分配
涵义•原则•证明责任的倒置
六、证明标准
概述•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
七、质证
概念•主体•客体•程序•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八、认证
概念•基本要求•方法•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九、证明妨害的对策
涵义与背景•适用强制措施•法院调查取证•推定主张成立•证明责任倒置•降低证明标准•拟制自认
十、事实判断的原则
概述•法定证据原则•自由心证原则
第六单元诉讼保障机制
第十六章期间与送达
一、期间
概念•种类•计算•耽误
二、送达
概念和意义•方式•效力和送达回证
第十七章保全
一、财产保全
概念和种类•范围和措施•程序•解除•救济程序
二、行为保全
概念•目的•实施
第十八章先予执行
一、先予执行的概念、适用范围和条件
概念•适用范围•适用条件
二、先予执行的程序及执行错误的补救
程序•执行错误的补救
第十九章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
一、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概述
二、妨害民事诉讼行为的构成和种类
构成•种类
三、强制措施的种类及其适用
拘传•训诫•责令退出法庭•罚款•拘留
四、强制措施的裁量原则
第二十章诉讼费用
一、诉讼费用概述
涵义•意义
二、诉讼费用的种类及收费标准
案件受理费及收费标准•申请费及收费标准
三、诉讼费用的负担
四、对诉讼费用决定的异议及处理
五、司法救助与诉讼费用的免、减、缓
第七单元诉讼程序
第二十一章普通程序
一、起诉和受理
起诉•起诉的方式和起诉状的内容•起诉的法律效果•受理
二、开庭审理前的准备
一般程度性准备事项•庭前会议•庭前准备程序的充实和完善
三、开庭审理
涵义•主要程序•法庭笔录•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四、延期审理
五、审结期限
六、法院调解
概述•原则•实施•调解协议及其效力
七、撤诉
涵义•条件•法律效果•按撤诉处理的几种情形
八、缺席判决
九、反诉
概念和性质•要件•程序
十、诉讼上的抵消
十一、诉讼中止和诉讼终结
诉讼中止•诉讼终结
第二十二章简易程序
一、简易程序的概念和意义
概念•意义
二、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
适用法院•适用案件•不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适用异议
三、简易程序的主要内容
起诉和答辩•审理前的准备•开庭审理•宣判
四、小额案件诉讼的特别规定
意义•标的额确定的标准•适用案件类型•不得适用小额诉讼程序的案件•规范适用•其他程序问题
第二十三章公益诉讼程序
一、公益诉讼的涵义及性质
二、公益诉讼的对象
三、提起公益诉讼的原告
基本理论问题•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消费者权益公益诉讼的原告
四、公益诉讼的诉讼请求类型
五、公益诉讼的若干程序问题
案件管辖•禁止反诉•告知程序•其他适格原告的诉讼参加•与私益诉讼的关系•和解与调解•判决效力
第二十四章第二审程序
一、第二审程序概述
概念•意义•与第一审的关系
二、上诉的提起和撤回
提起•撤回
三、上诉案件的审理
审理前的准备工作•审理对象和范围•审理方式•上诉案件的调解
四、上诉案件的裁判
对不服一审判决上诉的处理•对不服第一审裁定上诉的处理•第二审裁判的法律效力
第二十五章再审程序
一、再审程序与审判监督程序概述
涵义•理解审判监督程序应注意的几个问题•2007年、2012年《民事诉讼法》两次修改对再审程序的调整
二、再审的启动
法院决定再审•当事人申请再审•检察院抗诉与建议再审
三、再审事由
涵义及意义•内容
四、再审事由的审查程序
实施•终结
五、本案再次审理的程序
裁定中止原判决、裁定的执行•另行组成合议庭•本案审理适用的程序•再审中再审申请或抗诉的撤回•再审中的调解•再审案件的裁判•提审、指定再审和指令再审
第二十六章第三人撤销之诉
一、第三人撤销之诉的目的和意义
二、第三人撤销之诉的性质与特征
三、第三人撤销之诉的适格当事人
原告•被告
四、第三人撤销之诉的客体
五、第三人撤销之诉提起的程序及裁判
期限和管辖法院•起诉和受理•审查和受理•裁判及效力•与再审、案外人异议之诉的协调与衔接
第二十七章涉外民事诉讼程序
一、涉外民事诉讼程序概述
涉外民事诉讼•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立法体例和渊源形式
二、涉外民事诉讼的一般原则
适用我国民事诉讼法原则•同等对等原则•适用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原则•司法豁免原则•使用我国通用的语言文字原则•委托中国律师代理诉讼原则
三、涉外民事诉讼的管辖
确定原则•一般规定•特殊规定
四、涉外民事诉讼的期间和送达
期间•送达
五、司法协助
概述•一般司法协助•特殊司法协助
第八单元裁判
第二十八章判决
一、判决的种类
给付判决、确认判决和形成判决•对席判决和缺席判决•原判决和补充判决•诉讼判决和非讼判决•全部判决和部分判决•终局判决和中间判决
二、判决的内容
三、判决书的补正
四、判决效力概述
五、判决的既判力
涵义•客观范围•主观范围•时间范围
第二十九章裁定与决定
一、民事裁定
涵义•适用范围•效力
二、民事决定
涵义•适用范围
第九单元非讼程序
第三十章非讼程序概论
一、非讼案件与非讼程序的涵义
二、非讼程序的特点
三、非讼程序的类型
四、关于诉讼案件的非讼化
五、我国非讼法律制度的完善
第三十一章特别程序
一、特别程序概述
涵义•适用特别程序应当注意的问题
二、选民资格案件的审理程序
概念•审理选民资格案件的程序
三、宣告公民失踪案件的审理程序
概念和意义•审理和判决•法律后果•判决的撤销
四、宣告公民死亡案件的审理程序
概念和意义•成立条件•审理和判决•法律后果•判决的撤销
五、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案件的审理程序
概念和意义•审理和判决•判决的撤销
六、认定财产无主案件的审理程序
概念和意义•条件•审理程序•判决的撤销
七、人民调解协议的司法确认程序
涵义•意义•程序
八、实现担保物权的程序
概述•程序
第三十二章督促程序
一、督促程序的概念和特点
概述•特点
二、申请支付令的程序
条件•程序
三、法院对支付令申请的受理和审理
受理•审理
四、支付令
内容•效力
五、债务人对支付令的异议
成立条件•效力•撤回
六、督促程序的终结
第三十三章公示催告程序
一、公示催告程序概述
概念•特点•适用范围
二、公示催告程序
申请•审查和受理•发出停止支付通知•发出公示催告公告•利害关系人申报权利
三、除权判决
条件•效力•撤销
第十单元执行程序
第三十四章执行程序总论
一、民事执行程序概述
概念和特征•性质•和民事审判程序的关系•立法体例
二、执行程序总则
执行主体•执行标的•执行根据•执行管辖
三、执行程序的开始
开始方式•执行受理•执行调查
四、执行程序的进行
参与分配•执行担保•执行竞合•执行和解•执行中止•执行承担•委托执行•协助执行•责令执行和变更执行
五、执行程序的结束
执行结案•执行终结•不予执行•停止执行
六、执行救济
执行异议•执行异议之诉•执行回转
第三十五章执行程序分论
一、各类执行措施概述
概念•种类
二、对金钱债权的执行
概念•措施
三、对非金钱财产的执行
一般非金钱财产的执行•对特殊非金钱财产的执行•对第三人到期债权的执行
四、对交付物及行为的执行
对交付物的执行•对行为的执行
五、保障性执行措施
法院搜查•办理有关财产权证照转移手续•强制交付迟延利息或迟延履行金•继续履行•财产报告•限制出境•征信系统记录•媒体曝光
"
法律图书馆>>网上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