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网上书店>>图书信息
物权法原理(第二版)/21世纪高等院校法学系列精品教材
编号:70749
书名:物权法原理(第二版)/21世纪高等院校法学系列精品教材
作者:申卫星著
出版社:中国人大
出版时间:2016-11-1
入库时间:2016-11-7
定价:45元
特价:38.25元,85折,省6.75元!
[图书内容简介]
本书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为基本主线,准确阐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及最新司法解释的基本内容和物权法基本理论。对各章所涉及的基本知识、法律规定、理论问题进行了系统的阐释。每编之后设有章后习题,对一些典型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增强了本书的可读性。本书内容全面系统,分析深入浅出,结构新颖完整,语言简洁凝练,是高等院校法学专业及相关法律职业院校进行《物权法》教学的专业教材。
[图书目录]
细 目
导论 我国物权法的制定及其时代意义 1
一、我国《物权法》的立法过程 1
二、《物权法》的社会意义 5
三、《物权法》的经济意义 8
第一章 物权法基础理论 12
第一节 物权法的含义、调整对象与性质 12
一、物权法的含义 12
二、物权法的调整对象 12
三、物权法的性质 13
第二节 我国现行物权法的法律体系 16
一、与物权变动相关的法律规范 17
二、与物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 20
三、与征收、征用及补偿相关的法律法规 20
四、有关所有权及用益物权制度的法律法规 20
五、与担保物权有关的法律法规 23
第三节 物权法的基本原则与结构原则 23
一、物权法的基本原则 24
二、物权法的结构原则 28
第四节 物权法的发展趋势 30
一、物权的社会化趋势 30
二、物权的价值化趋势 31
三、物权关系扩张化趋势 32
四、物权法的国际化趋势 32
五、物权和债权的相对化 32
第二章 物权通论 33
第一节 物权的概念、本质及特征 33
一、物权概念的起源 33
二、物权的含义 34
三、物权的本质及其特性 36
第二节 物权与其他财产权的关系 382
一、物权与债权的区别与联系 38
二、物权与知识产权的区别 46
第三节 一物一权主义与物权的客体 50
一、一物一权主义及其理由 50
二、物的概念和特征 51
三、物的主要分类 63
第四节 物权法定主义与物权的种类 72
一、物权法定主义解析 73
二、物权法定主义的理论基础 80
三、物权法定主义的发展与修正 83
四、物权的分类 87
第五节 物权绝对主义与物权的效力 92
一、物权效力的一般理论 92
二、物权的排他效力 93
三、物权的优先效力 95
四、物权的追及效力 98
五、物上请求权 100
第六节 物权的行使和保护 101
一、物权的行使 101
二、物权的保护 102
三、物上请求权 107
第三章 物权的变动 116
第一节 物权变动的含义、原因和意义 116
一、物权变动的含义 116
二、物权变动的原因 118
三、物权变动的意义 118
第二节 物权变动的公示与公信原则 118
一、物权公示原则 119
二、物权公信原则 121
三、物权公信原则与善意取得制度 123
第三节 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模式 124
一、债权意思主义 124
二、物权形式主义 125
三、折中主义 125
四、混合主义 126
第四节 物权行为理论评述 127
一、问题的界定与讨论的语境 128
二、物权行为理论的起源 129
三、物权行为的含义、特性 131
四、物权行为的法律适用 136
五、对物权行为理论的突破或限制 137
六、对物权行为理论的评价 138
七、我国民法是否应采纳物权行为理论 141
第五节 不动产物权变动的条件 143
一、基于法律行为的不动产物权变动 143
二、不动产登记制度 144
三、非基于法律行为的不动产物权变动 154
第六节 动产物权变动的条件 155
一、概述 155
二、特殊动产物权变动要件 156
第七节 物权消灭的原因 163
一、混同 163
二、抛弃 165
三、其他原因 165
第四章 占有 166
第一节 法典与学说之间:占有的体系地位 166
第二节 占有制度的含义与功能 168
一、占有的含义 168
二、占有的本质 171
三、占有的功能 173
四、占有概念的扩张与限缩 175
第三节 占有的分类 176
一、有权占有与无权占有 176
二、善意占有与恶意占有 177
三、无过失占有与有过失占有 177
四、有瑕疵占有与无瑕疵占有 177
五、自主占有与他主占有 177
六、直接占有与间接占有 178
七、自己占有与占有辅助 181
八、单独占有和共同占有 182
第四节 占有的效力 183
一、占有人与回复请求人的权利义务 183
二、占有的物权法上的保护 185
第五节 占有的取得与消灭 186
一、占有的取得 186
二、占有的消灭 1874
第五章 所有权 189
第一节 所有权的含义 189
一、所有权的概念 189
二、所有权理论与实践的历史变迁 190
三、所有权的特点 190
四、所有权的权能 191
五、所有权的制度价值 193
六、所有权的限制 194
第二节 所有权的种类 194
一、国家所有权 195
二、集体所有权 197
三、私人所有权 198
四、法人所有权 199
五、社会团体所有权 199
第三节 所有权的取得与消灭 199
一、所有权的取得 199
二、所有权的消灭 209
三、征收 210
第四节 善意取得制度 215
一、善意取得制度的历史渊源 215
二、善意取得制度的理论根据 216
三、善意取得制度的性质界定 218
四、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 220
五、善意取得的法律效力 230
六、所有权善意取得制度对其他权利的准用 231
第五节 共有 232
一、共有制度概述 232
二、按份共有 234
三、共同共有 236
四、共有物的分割 239
第六节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 240
一、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概念和特征 240
二、专有部分所有权 241
三、共有部分所有权 242
四、成员权 243
五、小区物业管理的法律问题 244
第七节 相邻关系 245
一、相邻关系的概念和特征 245
二、处理相邻关系的原则 246
三、相邻关系的种类 246
第六章 用益物权 249
第一节 用益物权概说 249
一、用益物权的概念和特征 249
二、用益物权的功能 250
三、我国用益物权的体系 250
第二节 土地承包经营权 251
一、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概念与性质 251
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历史渊源与未来发展 252
三、土地承包经营关系的主体和客体 254
四、土地承包经营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 255
五、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取得 256
六、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 257
七、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消灭 258
第三节 建设用地使用权 259
一、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概念与特征 259
二、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初次取得 260
三、建设用地使用权人的权利义务 262
四、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流转 263
五、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消灭 264
六、建设用地空间使用权 265
七、集体所有土地作为建设用地 265
第四节 宅基地使用权 266
一、宅基地使用权的概念与特点 266
二、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 266
三、宅基地使用权人的权利和义务 267
四、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 267
五、宅基地使用权的消灭 268
第五节 地役权 268
一、地役权的概念和特征 269
二、地役权的功 能——以与相邻关系的对比为中心 271
三、地役权的类型 272
四、地役权的取得 273
五、地役权的内容 273
六、地役权的消灭 274
第六节 典权 274
一、典权的概念、性质和特征 275
二、典权人的权利和义务 2756
三、出典人的权利和义务 276
四、典权的消灭 276
五、典当 277
第七节 居住权 277
一、居住权的发展历史与继受现状 278
二、居住权制度的功能 282
三、居住权制度的构建 288
第七章 担保物权 294
第一节 担保物权总论 294
一、担保物权的概念和特征 294
二、担保物权的本质属性:物权抑或债权? 299
三、担保物权的体系 301
四、担保物权的担保范围 304
五、物的担保与人的担保并存时担保责任的承担 310
六、担保物权的消灭 315
第二节 抵押权 317
一、抵押权概说 317
二、抵押权的取得 321
三、抵押权的效力 325
五、抵押权的消灭 334
六、特别抵押权 336
第三节 质权 341
一、质权的含义、特性与作用 341
二、质权的分类 343
三、动产质权 343
四、权利质权 351
五、最高额质权 359
第四节 留置权 360
一、留置权制度的渊源与发展 360
二、留置权的概念与特征 363
三、留置权与动产质权 365
四、留置权与同时履行抗辩权 365
五、留置权的取得 366
六、留置权的效力 369
七、留置权的实行 372
八、留置权的消灭 372
法律图书馆>>网上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