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如何裁判: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要旨与思维
编号:71474
书名:法官如何裁判: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要旨与思维
作者:朱兰春
出版社:中国法制
出版时间:2017-1-1
入库时间:2016-12-30
定价:89元
[图书内容简介]
对于人民法院的案例,目前通行的研究,无论是实务取向的案例汇编,还是理论层面的法律关系分析法、请求权基础体系法,均对应的是个案研究。本书则放眼*人民法院三十年来的民事审判案例,开创性地以大数据的方法,在归纳裁判要旨的基础上,洞察和把握更为深刻的裁判思维。
[图书目录]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思维大数据报告
di一章 界定民事主体
di一节 主体资格的司法扩张 / 28
第二节 主体资格的扩张依据 / 33
第三节 适格当事人的审查标准 / 38
一、直接权利义务 / 38
二、合同相对性 / 46
三、当事人的选择 / 52
四、以工商登记为准 / 54
五、以资质为准 / 60
六、以专营制度为准 / 64
七、依中央文件为准 / 65
第四节 几种特殊主体的确定 / 67
一、分支或内设机构 / 67
二、吊销营业执照和破产企业 / 70
三、筹备处、组委会、指挥部等临时机构 / 74
四、外国代表处 / 78
五、职工持股会 / 80
六、业主委员会 / 81
七、guo家机关 / 84
第五节 分析与评论 / 88
附录一 地方政府的民事主体资格认定:以zui高法院椒江大桥航道
通行权案为例 / 92
第二章 判断法律行为
di一节 审查诉讼请求 / 100
一、不告不理原则 / 100
二、诉讼请求的识别、释明与选择 / 109
第二节 查明案件事实 / 116
一、待查事实的影响因素 / 117
二、无法查明事实的处理方式 / 124
三、客观事实与法律事实的区分 / 129
四、客观事实与法律事实间的摇摆:以土地使用证为例 / 134
五、法律事实与法律事实的冲突:以民刑交叉证据为例 / 137
六、视为与推定 / 140
第三节 定性法律关系 / 151
一、性质决定审理方向 / 152
二、不同法律关系能否合并审理 / 161
三、法律关系的内外之别 / 167
四、法律关系的流变与转化 / 171
第四节 认定行为效力 / 176
一、区分成立与有效 / 176
二、法院能否主动审查合同效力 / 177
三、影响效力的主要因素 / 182
四、合同效力:渐宽与反复 / 202
五、论无效合同 / 217
第五节 分析与评论 / 227
附录二 从合同成立之诉到合同效力之诉:以zui高法院布吉公司股
份代理转让合同案为例 / 234
第三章 保障民事权利
di一节 物权 / 246
一、物权确认基本原则 / 246
二、关于物权追及力 / 257
三、土地与房屋分别确权 / 260
四、集体土地流转问题 / 262
五、几类特殊物权归属 / 264
六、担保物权若干问题 / 267
七、相邻权 / 274
第二节 股权 / 277
一、工商登记与股权认定 / 277
二、审批手续与股权认定 / 281
三、出资与股权认定 / 282
四、股权行使诸问题 / 285
第三节 债权 / 288
一、债权债务转移 / 290
二、代位权与撤销权 / 291
三、外部善意债权人 / 294
四、外部过错债权人 / 298
第四节 知识产权 / 301
一、司法保护取向 / 302
二、平衡与限制 / 316
第五节 民事权益 / 322
第六节 分析与评论 / 326
附录三 从利益平衡到禁止权利滥用:以zui高法院采乐商标案为例 / 331
第四章 划分民事责任
di一节 主体性质与责任归属 / 345
一、职务行为 / 345
二、管理过错 / 349
三、个人行为 / 352
第二节 各方责任的分别认定 / 353
一、违约中的责任认定 / 353
二、侵权中的责任认定 / 367
三、公平中的责任分担 / 377
第三节 民事责任的连带与扩张 / 379
一、恶意串通 / 379
二、挂靠关系 / 381
三、追加开办单位 / 384
四、验资等中介机构责任 / 386
五、人格混同或否定 / 389
第四节 民事责任的加重、减轻和免除 / 391
一、加重 / 391
二、减轻 / 394
三、免除 / 395
第五节 强制执行中的民事责任 / 407
第六节 分析与评论 / 414
附录四 非诉行政执行的合法性审查:以最高法院普华凯达公司执
行监督案为例 / 422
参考资料 / 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