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第五版)/新编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编号:72190
书名:经济法(第五版)/新编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作者:刘文华
出版社:中国人大
出版时间:2017-1-1
入库时间:2017-3-29
定价:49.8元
特价:42.33元,85折,省7.47元!
[图书内容简介]
本书共四编,第一编经济法总论,第二编经济法主体,第三编、市场规制法,第四编宏观调控法。本次修订主要针对近年来经济发展的状况,以及经济法理论的发展,对相关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修改。
[图书目录]
绪 言 1
第一节 经济法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地位 1
一、经济法学的研究对象 1
二、经济法学的地位 2
第二节 经济法学的历史发展和研究现状 2
一、经济法学的形成 2
二、国外经济法学发展概要 4
三、我国经济法学的产生和发展 6
第三节 经济法学的指导思想和研究方法 8
一、经济法学的指导思想 8
二、经济法学的研究方法 10
第一编 经济法总论
第一章 经济法的产生与发展 15
第一节 经济法产生的基础条件 15
第二节 经济法形成的一般原因和规律 18
一、法律部门形成的一般规律 18
二、经济法形成的一般原因和规律 19
第三节 经济法产生和发展的历史 22
一、西方国家经济法的产生和沿革 22
二、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法的产生和沿革 27
第二章 经济法的概念、本质和基本原则 36
第一节 经济法的含义 36
一、关于经济法概念或含义的多种表述 36
二、经济法含义小结 42
第二节 经济法的调整范围 44
一、经济管理关系 44
二、维护公平竞争关系 45
三、组织管理性的流转和协作关系 46
四、经济组织内部经济关系 48
第三节 经济法的本质和特征 49
一、经济法的本质 49
二、经济法的特征 52
第四节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56
一、平衡协调原则 56
二、维护公平竞争原则 57
三、责权利效相统一原则 58
第三章 经济法的地位和体系 61
第一节 经济法的地位 61
一、关于经济法的地位之争和传统法律部门划分存在的问题 61
二、经济法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一个“独立”部门 64
第二节 经济法与相关法律部门的联系与区别 66
一、经济法与民商法的关系 66
二、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关系 68
第三节 经济法的渊源 68
第四节 经济法的体系 70
一、经济法体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 70
二、我国经济法的体系 71
第四章 经济法的制定与实施 74
第一节 经济法的制定 74
第二节 经济法的实施 75
一、经济法实施概说 75
二、经济法律关系 76
第二编 经济法主体
第五章 经济法主体的一般原理 85
第一节 经济法主体的含义 85
第二节 经济法主体体系 86
一、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种类 86
二、经济法主体制度 86
第三节 经济责任制 88
一、经济法主体与经济责任制 88
二、一般经济责任制和特殊经济责任制 90
第六章 经济管理主体 92
第一节 经济管理主体的概念 92
第二节 经济管理主体的类别、地位和职权 92
一、经济管理主体的类别和地位 92
二、经济管理主体的职权 94
第七章 企业概述 97
第一节 企业和企业法 97
一、企业的概念和分类 97
二、企业法的概念、体系和立法模式 102
第二节 现代企业制度与企业法 104
一、现代企业制度概说 104
二、我国改革开放前的企业制度 105
三、我国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 107
第三节 市场准入制度 108
一、市场准入与市场准入制度 108
二、市场准入的方法 110
三、设定市场准入的原则 112
四、我国市场准入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113
第四节 企业登记管理 115
一、企业设立的立法原则 115
二、企业设立的条件 116
三、企业名称管理 117
四、企业登记管理 117
第八章 特殊企业和国有企业 123
第一节 特殊企业和国有企业概述 123
一、特殊企业和国有企业的概念 123
二、国有企业暨特殊企业的类别 124
第二节 特殊企业的存在领域和经营管理 125
一、特殊企业的存在领域 125
二、特殊企业的组织和经营管理 126
第三节 国有企业暨公司法 130
一、我国的国有企业法及其由来和立法现状 130
二、企业法人财产权问题 132
三、国有企业与国家或政府的关系 133
四、国有企业暨公司法人治理 135
第九章 合作制暨集体所有制企业或组织 148
第一节 合作制暨集体所有制企业或组织概述 148
一、合作制暨集体所有制企业或组织的概念 148
二、我国合作制暨集体所有制企业或组织的由来及其法的调整 149
第二节 合作制暨集体所有制企业或组织的基本分类 150
一、农村社区性合作组织 151
二、集体投资举办的企业 152
三、成员直接所有或控制的企业 153
第三节 我国合作制暨集体所有制企业或组织法的主要内容 155
一、合作制暨集体所有制企业或组织的设立 155
二、合作制暨集体所有制企业或组织的地位和治理 156
三、合作制暨集体所有制企业或组织的财产权关系 157
第三编 市场规制法
第十章 市场规制法原理 163
第一节 市场规制法概述 163
一、市场和市场规则体系 163
二、市场规制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 165
第二节 市场规制法的基本原则和作用 167
一、市场规制法的基本原则 167
二、市场规制法的作用 168
第三节 市场规制法的体系结构和地位 169
一、市场规制法的体系结构 169
二、市场规制法的地位 172
第十一章 经济合同法律制度 175
第一节 经济合同法概述 175
一、经济合同的概念与特征 175
二、经济合同与民事合同、行政合同的关系 176
三、经济合同的基本制度 177
四、我国经济合同立法的沿革 178
第二节 国家规划合同 179
一、规划指标责任合同 179
二、国家物资储备合同 180
三、政府投资项目合同 181
第三节 政府协作合同 181
一、扶助型政府协作合同 182
二、互惠型政府协作合同 183
第四节 国有资源资产管理合同 184
一、国有资源管理合同 184
二、国有企业管理合同 186
第十二章 竞争法 190
第一节 竞争和竞争法概述 190
一、竞争的概念和功能 190
二、竞争法的概念和基本内容 191
第二节 反不正当竞争法 192
一、不正当竞争的概念 192
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类型 193
三、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监督和制裁 195
第三节 反垄断法 197
一、垄断与反垄断法 197
二、垄断协议 199
三、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200
四、经营者集中 202
五、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 204
六、反垄断法的适用除外制度 205
七、反垄断法执行机构 207
八、垄断案件的处理程序 208
九、违反《反垄断法》的行政法律责任 209
第十三章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 213
第一节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概述 213
一、消费者和消费者问题 213
二、消费者保护运动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产生 215
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概念和调整范围 216
四、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立法宗旨和原则 217
第二节 消费者的权利和经营者的义务 219
一、消费者权益的含义 219
二、消费者的权利 221
三、经营者与经营者义务概念 223
四、经营者的义务 223
第三节 争议解决和法律责任 226
一、争议性质和解决途径 226
二、赔偿责任主体和责任归属 227
三、法律责任 229
第十四章 产品质量法律制度 232
第一节 产品质量法概述 232
一、产品与产品质量 232
二、产品质量法的概念、性质和特点 233
三、产品质量法的适用范围和调整对象 234
第二节 产品质量的监督与管理 235
一、产品质量管理体制 235
二、产品质量管理制度 235
三、产品质量监督制度 236
第三节 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 237
一、概念问题 237
二、生产者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 238
三、销售者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 239
第四节 产品质量责任制度 240
一、产品质量责任制度概述 240
二、产品质量民事责任 241
三、产品质量行政责任 243
四、产品质量刑事责任 244
第十五章 价格法 246
第一节 价格法概述 246
一、价格与价格体系 246
二、价格法 248
第二节 经营者的价格行为 249
一、经营者定价的原则与基本依据 249
二、经营者的价格权利 249
三、经营者的价格义务 249
第三节 政府的定价行为 251
一、政府定价的范围 251
二、政府定价的依据 252
三、政府定价的程序 252
第四节 价格的管理和监督 253
一、价格管理 253
二、价格监督 254
第十六章 会计、审计法律制度 257
第一节 会计法律制度 257
一、会计和会计关系 257
二、会计法 258
三、会计核算 259
四、公司、企业会计核算的特别规定 260
五、会计监督 261
六、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 262
七、法律责任 264
第二节 审计法律制度 265
一、审计和审计法 265
二、审计监督制度 266
三、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 269
四、法律责任 270
第四编 宏观调控法
第十七章 宏观调控法原理 275
第一节 宏观调控法概述 275
一、宏观调控的含义 275
二、宏观调控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 276
三、宏观调控法的原则 278
四、宏观调控法的调整方法 280
五、宏观调控法产生和发展的必然性 282
六、宏观调控法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283
七、宏观调控法的体系 284
第二节 宏观调控权及其配置 284
一、宏观调控权的概念 284
二、宏观调控权的配置 285
第三节 宏观调控法对金融的导向、规范与保障 286
一、通过中央银行法确立货币政策导向 286
二、规范与保障货币政策实现的金融法制度 287
第四节 宏观调控法对财政的导向、规范与保障 288
一、通过财政法实施财政政策导向 288
二、运用财政法制度发挥财政的调控经济职能 288
第五节 宏观调控法对计划或规划的导向、规范与保障 289
一、通过计划或规划法实施规划政策导向 289
二、运用发展规划法发挥计划或规划的调控经济职能 289
第六节 宏观调控法对产业政策的导向、规范与保障 290
一、通过产业政策法实施产业政策导向 290
二、运用产业政策法发挥产业政策的宏观经济调控功能 291
第七节 宏观调控综合协调制度 292
一、宏观调控综合协调的必要性 292
二、我国宏观调控综合协调的现状及其法律调整 294
三、国外宏观调控综合协调制度的立法实践 295
四、建立我国的宏观调控综合协调法律制度 296
第十八章 发展规划法 299
第一节 发展规划法基本原理 300
一、规划和发展规划法的概念 300
二、发展规划法的渊源 302
三、发展规划与宏观调控 302
四、发展规划权的分配 303
五、发展规划法的实体法和程序法 306
第二节 我国发展规划编制、审批与实施制度 308
一、发展规划的编制 308
二、发展规划的审批 311
三、发展规划的实施 311
第三节 发展规划法的相关制度 312
一、产业政策法制度 312
二、政府投资调控法律制度 315
三、区域规划法律制度 316
第十九章 财政法 320
第一节 财政法概述 321
一、财政法的概念 321
二、财政法在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322
三、财政法的体系 322
四、财政管理体制 323
第二节 预算法 324
一、预算和预算法的概念 324
二、预算管理职权 325
三、法定预算收支范围 326
四、预算编制 327
五、预算审查和批准 328
六、预算的执行和调整 328
七、决算 330
八、对预算、决算的监督和违反预算法的法律责任 331
第三节 国债法 333
一、国债的含义 333
二、国债法的概念和中国国债立法的发展 333
三、国债的发行制度 334
四、国债转让制度 335
五、国债偿还制度 335
六、国债管理制度 335
第四节 政府采购法 335
一、政府采购法概述 335
二、政府采购当事人 338
三、政府采购的方式与程序 339
四、政府采购争议的解决 341
第二十章 税法 344
第一节 税法概述 344
一、税收 344
二、税法 345
三、税法构成 346
四、税权与纳税人权利 347
第二节 企业所得税法 348
一、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 348
二、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和计税依据 349
三、企业所得税的税率和应纳税额 352
四、企业所得税的优惠 353
五、企业所得税的纳税时间、地点和期限 354
六、企业所得税法中的源泉扣缴与特别纳税调整制度 355
第三节 个人所得税法 357
一、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 357
二、征税项目和计税依据 358
三、税率和应纳税额的计算 358
四、应纳税所得额的扣除 360
五、减税、免税 360
第四节 增值税法 361
一、增值税的纳税人 362
二、增值税的征税范围 363
三、增值税税率 364
四、增值税的减免 365
五、增值税的出口退(免)税 365
六、增值税纳税义务的发生时间 366
七、纳税期限 366
八、纳税地点 366
第五节 企业涉及的其他主要税收实体法 367
一、消费税法 367
二、营业税法 368
三、关税法 369
四、财产税法 369
五、行为税法 370
六、资源与土地税法 370
第六节 税收征管法律制度 371
一、税收征收管理机关 371
二、税务管理 372
三、税款征收 373
四、税务检查 376
五、违反税法的法律责任 377
六、税务争议的处理 378
第二十一章 国有资产管理法 381
第一节 国有资产管理法概述 381
一、国有资产管理的概念和任务 381
二、国有资产管理法的概念、性质和特征 382
三、国有资产管理法的基本原则 382
四、中国国有资产管理法的体系 383
第二节 国有资产产权界定 383
一、国有资产产权界定概述 383
二、国有资产产权界定的适用范围和基本原则 385
三、国有资产产权界定的标准 385
四、国有资产产权界定的程序 387
五、国有资产产权纠纷的处理 388
第三节 国有资产产权登记 389
一、国有资产产权登记概述 389
二、行政单位国有资产产权登记 390
三、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登记 391
四、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 392
第四节 企业国有产权交易 393
一、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概述 393
二、企业国有产权交易的原则 394
三、国有产权交易的监督管理 394
第五节 国有资产评估 395
一、国有资产评估概述 395
二、国有资产评估的适用范围 396
三、资产评估机构 397
四、国有资产评估程序 398
第六节 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 398
一、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概念和原则 398
二、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 399
第二十二章 金融法 402
第一节 金融法的概念和体系 402
一、金融的概念和表现形式 402
二、金融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 403
三、中国金融法的体系结构 404
第二节 中国人民银行法 405
一、中央银行的法律地位和调控职能 405
二、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的货币政策 406
三、货币发行的基本制度 409
四、中央银行调控的保障制度 410
第三节 逆周期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 422
一、商业银行法与逆周期金融宏观审慎管理 422
二、逆周期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工具 423
三、我国逆周期宏观审慎管理法定工具的应用 425
第四节 外汇管理法调控制度 427
一、外汇管理概念概述 427
二、外汇管理法及其立法 427
三、外汇管理法的主要内容 428
参考书目 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