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网上书店>>图书信息
国际关系史(现代卷)
编号:7254
书名:国际关系史(现代卷)
作者:方连庆 王炳元
出版社:北大
出版时间:2001-10-1
入库时间:2002-5-17
定价:30元
[图书内容简介]
没有图书简介

[图书目录]
编著者说明

为了进一步贵彻《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精神,面向21世
纪,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原国家教委于
1996年决定进行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立项选题工
作,以便确定编写一批覆盖面较大、对实现教育培养目标有重大影响
的教材。
国际关系史是社会科学领域中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也是高等
学校中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外交学、国际法和世界史等专业的重要
基础课程。它是以国与国之间的政治和外交关系、整个国际社会的矛
盾和斗争以及国际关系发展的基本规律为研究对象,同时也注意研
究国际经济、军事、文化和宗教关系。
为了给高等学校的相关专业提供一部比较完整、系统的国际关
系史教材,我们申报了《国际关系史》三卷本,即近代卷、现代卷和战
后卷。该项申请经专家评审和原国家教委批准,确定立项为普通高等
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
现在奉献给读者的《国际关系史》(现代卷),是在方连庆原主编
的《现代国际关系史》(1917—1945)的基础上修订而成,原书是国家
“六五”计划重点研究项目。这次修订是按照原国家教委提出的“国家
级重点教材都应建设成‘九五’普通高等教育的精品教材”这一高标
准要求努力去做的。全书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为指导,对从俄国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这一历史时期国际关
系格局的演变和特点,国际政治舞台上各种力量的消长、分化和重新
组合,主要国家的外交政策、历史人物和重大国际事件,进行实事求
是的科学分析,力图清晰、准确地展现这一时期国际风云复杂多变的
历史画卷。我们对近些年来学术界有关现代国际关系史领域讨论的
新问题,发表的新成果,进行了认真的分析、比较和研究,并提出了一
些看法,以就教于各位专家和读者。在修订过程中,我们对书中引用
的史料,重新进行了稽考、缕析和鉴别,力争做到翔实有据。为方便学
习,本书在体例上主要按编年系统撰写,共分3编12章,并在书后附
录了1917—l945年苏联、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历届政府更迭
表、大事年表、外国人名译名对照表和外国地名译名对照表。
“读史可知兴亡,对镜可正衣冠。”站在新世纪的门槛上,学习和
回顾自近代以来几百年国际关系发展的历史进程,活生生的外交斗
争实践能给我们许多教益和启迪,风云变幻的外交演变能使人们更
好地把握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规律,预测世界未来的发展趋势。
本书由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方连庆、王炳元、刘金质主编。参
加编写的有(以姓氏笔画为序):方连庆、王玖芳、刘 朝、李石生、陈
森。各章撰稿人的分工(以内容先后为序)是:方连庆:编著者说明,
序言,第二章,第三章第一节,第四章,第十二章第二、四、五节,美、
英、法、德历届政府主要成员名单,大事年表,外国人名译名对照表,
外国地名译名对照表;李石生:第一章,苏联历届政府主要成员名
单;刘 朝:第三章第二、三、四节,第七章,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
二章第一、三、六节,日本历届政府主要成员名单;方连庆、王玖芳:
第五章,第六章;陈森:第八章,第九章。全书最后由方连庆、王炳元、
刘金质统一修改定稿。
本书蒙北京大学出版社鼎力支持和帮助,谨表示深切的谢意。
由于理论水平限制和对现代国际关系史的研究不够,书中自然
还有疏漏和缺点,希冀读者不吝赐教,以俟来日匡正。



编著者
2000年6月于北京大学
目 录

序 言…………………………………………………………………(1)

第一编 从十月革命胜利到世界经济大危机
爆发前的国际关系(1917—1929)

第一章 十月革命后国际关系的新发展,苏维埃俄国
新型的对外政策……………………………………………(3)
第一节 苏维埃俄国反对帝国主义兼并弱小民族,
争取和平的外交政策……………………………………(3)
十月革命胜利对国际关系的影响………………………………(3)
苏维埃俄国建国初期的对外政策………………………………(5)
《布列斯待一立托夫斯克条约》………………………………(9)
两次对华宣言和早期的中苏关系………………………………(14)
第二节 帝国主义武装干涉时期苏维埃俄国的
军事和外交斗争…………………………………………(18)
外国武装干涉的开始……………………………………………(18)
协约国三次武装进攻的失败……………………………………(22)
不许干涉俄国运动………………………………………………(26)
第三节 苏联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对外关系的发展………………(28)
列宁和平共处政策的提出………………………………………(28)
苏英贸易协定……………………………………………………(30)
热那亚会议和《拉巴洛条约》…………………………………(33)
苏联对外关系新局面的形成……………………………………(39)
第二章 重新分割世界的帝国主义凡尔赛一华盛顿
体系…………………………………………………………(43)
第一节 巴黎和会和凡尔赛体系…………………………………(43)
帝国主义各国的争霸计划…………………………………………(43)
巴黎和会上的矛盾和斗争…………………………………………(46)
《凡尔赛条约》的签订……………………………………………(53)
国际联盟的成立……………………………………………………(57)
凡尔赛体系的形成及其矛盾………………………………………(59)
第二节 华盛顿会议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62)
华盛顿会议的召开…………………………………………………(62)
《耶普岛条约》……………………………………………………(67)
《四国条约》………………………………………………………(69)
《五国海军条约》…………………………………………………(72)
《九国公约》………………………………………………………(76)
第三节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矛盾和帝国主义
争霸斗争的新阶段…………………………………………(83)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后国际关系的新格局…………………(83)
德国对《凡尔赛条约》的抗拒……………………………………(86)
华盛顿体系的不稳定性 …………………………………………(91)
第三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后民族解放运动的
高涨……………………………………………………………(94)
第一节 中国人民反帝革命斗争的新阶段…………………………(94)
巴黎和会相五四运动………………………………………………(94)
华盛顿会议和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97)
北伐战争与中外关系………………………………………………(99)
第二节 朝鲜、印度、印尼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102)
朝鲜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三·一”起义………………………(102)
印度的反英斗争高潮………………………………………………(106)
印尼民族大起义……………………………………………………(110)
第三节 土耳其民族革命战争的胜利………………………………(114)
协约国瓜分土耳其和凯末尔革命的兴起…………………………(114)
安卡拉政府军事和外交斗争的胜利………………………………(118)
《色佛尔条约》的废除和《洛桑条约》的签订…………………(122)
第四节 非洲和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125)
埃及人民反英斗争的胜利……………………………………(125)
摩洛哥里夫人民反对西班牙和法国的武装斗争……………(129)
尼加拉瓜人民的反美民族解放战争…………………………(132)
第四章 道威斯计划和洛迦诺会议。在裁军和
“非战”烟幕下战争因素的增长…………………………(135)
第一节 道威斯计划和帝国主义在赔款问题上的
斗争………………………………………………………(135)
赔款危机…………………………………………………………(135)
鲁尔冲突…………………………………………………………(138)
道威斯计划………………………………………………………(140)
杨格计划…………………………………………………………(143)
第二节 洛迦诺会议。德国在欧洲大国地位的恢复……………(146)
安全保证问题 …………………………………………………(146)
洛迦诺会议和《洛迦诺公约》…………………………………(149)
德国加入国联和欧洲国际关系格局的新变化…………………(152)
第三节 在裁军和“非战”烟幕下战争因素的增长……………(156)
“修约派”的挑战 ……………………………………………(156)
国际裁军运动 …………………………………………………(160)
《非战公约》……………………………………………………(164)

第二编 从世界经济大危机开始到二战爆发
前夕的国际关系(1929一l939)

第五章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对国际关系的
影响,新的世界战争策源地的形成………………………(171)
第一节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171)
经济危机的特点与影响…………………………………………(171)
赔款与战债问题的结束…………………………………………(174)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战 …………………………………(177)
世界经济会议的失败……………………………………………(180)
第二节 国际裁军会议……………………………………………(184)
伦敦海军会议……………………………………………………(184)
日内瓦裁军会议…………………………………………………(186)
第三节 日本侵占中国东北,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189)
“九·一八”事变和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189)
英国、法国纵容日本侵略和美国的“不承认主义”…………(193)
“一·二八”淞沪事变和上海军民的英勇抗战………………(197)
李顿调查团报告书和日本退出国联……………………………(200)
第四节 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欧洲战争策源地的
形成………………………………………………………(203)
经济危机和希特勒上台…………………………………………(203)
法西斯独裁统治在德国的确立与巩固…………………………(206)
希特勒的扩张计划和外交策略…………………………………(209)
第五节 苏联为建立反法西斯侵略统一战线而斗争……………(212)
苏联与美国等一系列国家建交…………………………………(212)
集体安全计划的提出和苏联加入国联…………………………(214)
东方公约问题和苏法、苏捷互助条约…………………………(217)
第六章 德意法西斯侵略战争的开始和英法美的
“不干涉”政策……………………………………………(221)
第一节 德国重整军备和占领莱茵非军事区……………………(221)
德国公开重新武装………………………………………………(221)
“期特莱沙阵线”………………………………………………(223)
《英德海军协定》………………………………………………(225)
德军占领莱茵非军事区…………………………………………(227)
第二节 意大利侵略阿比西尼亚…………………………………(231)
意大利法西斯的侵阿战争………………………………………(231)
英国、法国的纵容政策和美国的“中立法”…………………(235)
《蒙特勒公约》…………………………………………………(238)
第三节 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240)
西班牙内战和德意法西斯的武装干涉…………………………(240)
英法的“不干涉”政策…………………………………………(244)
马德里保卫战……………………………………………………(248)
第七章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东方反法西斯战争的
开始……………………………………………………(25l)
第一节 日本侵略华北,中国抗日运动的高涨……………(251)
《塘沽协定》和《天羽声明》……………………………(251)
《何梅协定》和广田“三原则”…………………………(254)
日英美在华利益冲突的表面化 …………………………(257)
中国人民抗日运动的高涨…………………………………(261)
第二节 卢沟桥事变,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263)
卢沟桥事变…………………………………………………(263)
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266)
英美对日侵华的两面政策…………………………………(270)
国联的态度和布鲁塞尔会议………………………………(274)
第三节 日本侵华策略的转变和“东方慕尼黑”
阴谋的破产…………………………………………(276)
日本侵华策略的转变和汪精卫集团投敌叛国……………(276)
日本限制和排挤英美在华利益……………………………(281)
“东方慕尼黑”阴谋的破产………………………………(285)
第八章 德意日三国侵略集团的形成和大战前夕的
欧洲国际关系…………………………………………(288)
第一节 德意日三国轴心的形成……………………………(288)
德意柏林协定………………………………………………(288)
《德日反共产国际协定》…………………………………(291)
柏林—罗马—东京轴心的形成……………………………(293)
第二节 德国吞并奥地利,帝国主义的慕尼黑阴谋………(295)
德国吞并奥地利 …………………………………………(295)
苏台德区问题和“五月危机”……………………………(299)
伯希特斯加登和戈德斯堡会谈 …………………………(302)
慕尼黑会议…………………………………………………(307)
《英德宣言》和《法德宣言》……………………………(311)
德国侵占捷克斯洛伐克全境………………………………(313)
第三节 德意军事同盟的建立和
英法反德意阵线的形成……………………………………………(3l6)
德意同英法在匈牙利、巴尔干和土耳其的激烈争夺……………(316)
德意军事同盟条约的签订…………………………………………(321)
英法反德意阵线的形成……………………………………………(323)
德国加紧准备剪除英法的侧翼波兰………………………………(327)
第四节 英法苏谈判和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331)
英法苏谈判…………………………………………………………(331)
英德秘密谈判………………………………………………………(336)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339)
波兰危机……………………………………………………………(345)

第三编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
国际关系(1939—1945)

第九章 德国进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351)
第一节 德国侵占波兰和西线战争…………………………………(351)
德国侵占波兰………………………………………………………(351)
奇怪的战争…………………………………………………………(354)
德国侵占丹麦和挪威………………………………………………(356)
德国进攻荷、比、卢和张伯伦下台………………………………(359)
法国的沦亡…………………………………………………………(362)
第二节 德国的攻英战役。法西斯入侵巴尔干和
东、北非……………………………………………………(366)
德国的攻英战役……………………………………………………(356)
德意侵占巴尔干……………………………………………………(368)
法西斯入侵东、北非………………………………………………(371)
第三节 苏联的中立政策和“东方战线”的建立…………………(372)
苏联的中立政策……………………………………………………(372)
“东方战线”的建立………………………………………………(374)
苏德柏林谈判………………………………………………………(378)
《苏日中立条约》 ………………………………………………(380)
第四节 美国从中立向反希特勒方向的演变………………………(382)
《中立法》的修改…………………………………………………(382)
威尔斯出访欧洲……………………………………………………(385)
防备战火蔓延美洲…………………………………………………(388)
对英国的武器供应和租借法案……………………………………(395)
第十章 苏德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扩大到
社会主义国家…………………………………………………(400)
第一节 德国进攻苏联和苏联卫国战争的开始……………………(400)
德国进攻苏联………………………………………………………(400)
《大西洋宪章》 …………………………………………………(404)
苏美英莫斯科三国会议……………………………………………(408)
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409)
第二节 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展开……………(411)
《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411)
日本的南进和日美矛盾的加剧 …………………………………(413)
日美谈判……………………………………………………………(419)
日本偷袭珍珠港 …………………………………………………(427)
第三节 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429)
《联合国家宣言》…………………………………………………(429)
苏英同盟条约和苏美协定…………………………………………(431)
第二战场问题的提出………………………………………………(433)
各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436)
第十一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根本转折………………………………(440)
第一节 伟大的斯大林格勒战役……………………………………(440)
1942年春夏苏德战场的形势………………………………………(440)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443)
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的意义………………………………………(447)
第二节 北非战役的胜利和卡萨布兰卡会议………………………(450)
北非战役的胜利 …………………………………………………(450)
卡萨布兰卡会议 …………………………………………………(454)
“三叉戟”会议 …………………………………………………(459)
第三节 亚洲太平洋战场的变化………………………………………(461)
中途岛海战和瓜岛战役………………………………………………(461)
中美英联合抗日的新形势……………………………………………(465)
盟军在缅北的反攻……………………………………………………(469)
第十二章 德意日法西斯的崩溃,第二次世界大战的
胜利……………………………………………………………(472)
第一节 意大利投降,法西斯同盟开始瓦解…………………………(472)
美英军队登陆西西里岛和墨索里尼垮台……………………………(472)
第一次魁北克会议……………………………………………………(474)
意大利投降……………………………………………………………(475)
第二节 开罗会议和德黑兰会议………………………………………(478)
莫斯科外长会议 ……………………………………………………(478)
开罗会议………………………………………………………………(481)
德黑兰会议……………………………………………………………(483)
第三节 盟军对德日法西斯的胜利反攻………………………………(486)
苏军全面反攻和东欧各国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胜利………………(486)
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和法国的解放…………………………………(490)
美军在太平洋的反攻…………………………………………………(493)
第四节 雅尔塔会议和联合国的成立…………………………………(496)
敦巴顿橡树园会议……………………………………………………(496)
第二次魁北克会议……………………………………………………(498)
雅尔塔会议……………………………………………………………(501)
旧金山会议和联合国的成立…………………………………………(507)
第五节 德国无条件投降和波茨坦会议………………………………(510)
德国无条件投降,欧洲战争结束……………………………………(510)
波茨坦会议……………………………………………………………(512)
第六节 日本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结束………………(518)
盟军在太平洋上的最后攻势…………………………………………(518)
苏联出兵对日作战……………………………………………………(5l9)
中国和亚洲各国人民对日寇的总反攻………………………………(523)
日本无条件投降 ……………………………………………………(525)
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意义 ………………………………………(529)

附录一 1917—1945年苏、美、英、法、德、日历届政府
更迭表…………………………………………………………(531)
1.1917—1945年苏联历届政府主要成员名单……………………(531)
2.1917—1945年美国历届政府主要成员名单……………………(532)
3.1917—1945年英国历届政府主要成员名单……………………(535)
4.1917—1945年法国历届政府主要成员名单……………………(542)
5.1917—1945年德国历届政府主要成员名单……………………(553)
6.1917—1945年日本历届政府主要成员名单……………………(560)
附录二 大事年表………………………………………………………(568)
附录三 外国人名译名对照表…………………………………………(581)
附录四 外国地名译名对照表…………………………………………(592)
法律图书馆>>网上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