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网上书店>>图书信息
转型社会中公共决策的公众参与
编号:74186
书名:转型社会中公共决策的公众参与
作者:郑旭文
出版社:法律
出版时间:2017-8-1
入库时间:2017-9-4
定价:38元
[图书内容简介]
《转型社会中公共决策的公众参与》共分七章。第一章主要阐述政府公共决策公众参与的基本理论。第二章重点论述了公众参与公共决策的影响性因素。第三章主要阐述转型社会中公众参与公共决策的社会环境。第四章主要阐述了我国当前公众参与公共决策的制度基础,对转型时期我国公众参与公共决策所依赖的制度条件进行分析。第五章阐述了公众参与公共决策的具体形式。第六章通过对厦门PK 事件和浙江温岭民主恳谈会为实证案例,分析我国的行动选择,并提出了规范重构问题。第七章主要阐述我国公众参与的现实困境与突破。

[图书目录]
"第一章公众参与公共决策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公众参与的内涵和类型
一、作为个人内在利益需求的公众参与
二、公众参与的类型
第二节公众参与公共决策的功能
一、公众参与是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二、公众参与公共决策是维系公共秩序,整合
社会利益的必然路径
三、公众参与公共决策为政府权力建构了政治
合法性基础
第二章公众参与公共决策的影响性因素
第一节社会经济发展程度
一、经济发展与民主政治
二、经济发展水平与公众参与
第二节政治文化与公民意识
一、政治文化对公众参与的支配性风格
二、公民意识作为公众参与的内在主体性要素
第三节转型时期的社会结构
一、市民社会的形成是公众参与的社会基础
二、社会的自我组织化形成了对公众参与的
结构性支持
第四节政治制度化水平
一、政治秩序的稳定与公众参与
二、政治的制度化是公众参与的基本条件
第三章转型社会中公众参与公共决策的社会环境
第一节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及其对民主政治、
法治的影响
一、市场化改革与利益结构的分化重组
二、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法治的交互性关系
第二节利益多元化格局的形成及其对公众参与的
影响
一、利益多元化与社会结构的分层化
二、利益多元化对于公众参与公共决策的作用
第四章转型时期我国公众参与公共决策的
路径分析
第一节我国公众参与公共决策的制度化渠道
一、政治表达机制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政治协商制度
三、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与社会公共协商机制
第二节我国公众参与的非制度化渠道
一、弱势群体的“边缘化”
二、集体行动的逻辑:群体性事件与暴力抗争
第五章公众参与公共决策的具体形式
第一节立法协商
一、立法协商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本质要求
二、立法协商的制度实践
三、立法协商的类型
四、立法协商机制的法治化
第二节立法听证
一、作为补强代议制民主不足的立法听证
二、立法听证的功能
三、立法听证的原则和程序
四、我国立法听证的实践
五、我国立法听证制度困境的反思和重构
第三节立法论证会
一、立法论证会的基本特点
二、立法论证会的内容和形式
三、我国立法论证制度的实践
第四节公民讨论
一、公民讨论在现代民主政治中的价值
二、公民讨论在我国立法中的实践
三、公民讨论在地方立法实践中的难题及其解决
第五节政府决策过程中的公众参与
一、服务型政府与行政民主化
二、公民参与行政决策过程的具体实践
第六章公众参与公共决策的行动选择与规范重构
第一节厦门PX事件中公众参与公共决策的模式分析
一、PX事件前的公众参与程序的缺失
二、“散步事件”:作为公民非制度参与的集体行动
三、PX事件后期的公众参与和民主协商
四、PX事件的省思和规范重建
第二节公众参与地方预算决策——浙江温岭民主恳谈会的实践分析
一、温岭“民主恳谈”的生成机理
二、民主恳谈在公共预算领域中的运作逻辑:
新河模式和泽国模式
三、温岭“民主恳谈会”的现实价值
第七章我国公众参与的现实困境与突破
第一节我国公众参与公共决策的现实困境
一、公众参与渠道不够畅通
二、传统公众参与渠道资源分配不均
三、新的公众参与缺乏制度性保障
四、公众参与的社会基础薄弱
第二节我国公众参与困境产生的原因
一、利益格局的深刻变化令现行公众参与机制
无法适应
二、政治制度的不够完善制约了民意的表达
三、公共舆论难以成为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的常规渠道
第三节公众参与公共决策机制的建构
一、推进基层民主政治
二、完善代议制度与政治协商制度
三、推进以社团组织为主体的公众参与
四、推进政府公共决策对公民利益诉求的回应
参考文献
"
法律图书馆>>网上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