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判独立与司法公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编号:7671
书名:审判独立与司法公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作者:王盼 程政举
出版社:人民公安
出版时间:2002-1-1
入库时间:2002-5-17
定价:34元
[图书内容简介]
没有图书简介
[图书目录]
目 录
第一篇 审判独立篇
第一章 权力分立学说的产生及形成
一 古希腊、罗马权力分文学说的产生
二 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分权思想
第二章 审判独立的历史发展
一 我国审判独立的历史发展
二 西方各国司法独立的历史发展及司法机构的设置
第三章 审判独立的基本理论
一 审判独立的含义
二 审判独立的条件
第四章 我国现行的政治体制与审判独立
一 我国现行的政治体制
二 审判独立与党的领导
三 审判独立与分权
第二编 司法公正篇
第五章 司法公正概论
一 公正——法永恒和最高的价值追求
二 司法公正的内涵和理论学说
三 司法与司法权
四 司法公正的内容和意义
五 司法公正的标准
第六章 司法公正理论学说
一 “理性公正”说
二 “正当(法律)程序”说或称“自然正义”说
三 “消极性正义理论”说
四 罗尔斯的“社会正义”论
五 结果本位主义司法公正理论
六 程序本位主义司法公正理论
七 法律至上标准说
第七章 实体公正
一 实体公正的构成要件研究
二 实体公正的价值及其局限
第八章 程序公正
一 程序正义观念的起源及演进
二 程序公正的内容
三 程序公正的价值
四 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
五 程序公正与诉讼效率
第九章 审判公开与司法公正
一 审判公开
二 审判公开与司法公正
第十章 陪审制度与司法公正
一 陪审制度
二 陪审制度与司法公正
第十一章 审判独立与司法公正的关系
一 审判独立是司法公正的基础和前提
二 司法独立与司法公正是一种手段与目的的关系,司法独立隐含着司法目的
三 司法独立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司法独立与必要的司法制约是实现
司法公正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
第三篇 实现篇
第十二章 法官制度(上)——法官管理制度
一 我国法官管理制度的历史发展
二 我国法官管理制度的缺陷
三 法官的任职资格
四 法官的选任程序
五 法官的保障制度
六 法院与法官的司法预算制度
七 法官的再教育制度
第十三章 法官制度(下)——法官责任制度
一 法官责任制度概述
二 法官责任的归责原则
三 法官责任的构成
四 法官责任的免责事由
五 法官责任的追究
六 关于错案追究制
七 建立法官惩戒委员会
第十四章 法官的基本特征
一 法官的素质
二 法官的特征
第十五章 审判制度中的行政化运行
一 司法审判的行政化表现
二 制度与缺陷
三 改革审判机制,实现审判权归位
第十六章 审判委员会制度
一 审判委员会的历史发展
二 审判委员会的现状
三 审判委员会的主要问题
四 审判委员会的出路
第十七章 舆论监督与审判独立
一 舆论监督的概念与方式
二 舆论监督与审判独立
三 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
第十八章 法律监督与审判独立
一 法律监督概况
二 对审判活动的监督与审判独立
三 当前我国对审判的几种主要法律监督机制
后记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