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权投资:常见纠纷与裁判观点(公司设立、股东出资、公司证照、公司决议、股东知情权、公司分红、股权代持、员工股权激励)
编号:85381
书名:中国股权投资:常见纠纷与裁判观点(公司设立、股东出资、公司证照、公司决议、股东知情权、公司分红、股权代持、员工股权激励)
作者:郭世栈
出版社:法律
出版时间:2020-8-1
入库时间:2020-9-6
定价:168元
特价:134.4元,80折,省33.6元!
[图书内容简介]
《中国股权投资:常见纠纷与裁判观点》分为二十二个章节,依次为公司设立、股东出资、股东名册记载、公司证照、公司决议、股东知情权、公司分红、股权代持、员工股权激励、股权转让、新增资本认购、公司增资、公司减资、损害公司利益的责任、损害股东利益的责任、股东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责任、业绩补偿、公司回购、公司解散、公司清算、公司破产以及清算责任。
[图书目录]
"目录
第一章公司设立
1.公司设立纠纷的认定
2.公司设立不能
2.1.将拟设立公司的出资依赖于其他公司办理银行贷款
2.2.章程磋商不成,且出资人拒不协助办理工商登记
2.3.发起人不具备对外投资设立公司的资格
2.4.出资人怠于履行出资义务致丧失基本的信任关系使设立公司陷于僵局
2.5.将发起人出资款用于其他花销致公司设立目的无法实现
2.6.改变拟设立公司的性质致公司设立不能
2.7.公司章程无效致公司设立不能
2.8.资金短缺无法继续设立公司
2.9.未完成知识产权评估作价的入股手续
2.10.因租赁的土地或房屋无法使用
3.公司设立不能,发起人请求解除公司设立协议
4.公司设立不能,出资款的返还
5.公司设立不能,发起人要求继续履行出资协议
6.公司设立不能,公司设立期间债务和费用的承担
7.公司设立不能,出资不足的发起人对公司剩余财产的主张
8.公司设立不能,隐名股东请求返还投资款
第二章股东出资
1.股东出资纠纷的认定
2.出资额和出资主体的确定
2.1.工商登记、章程记载和股东会决议所记载的出资额不一致
2.2.股东的实际控制人在股东会记录中签字承诺出资的,是否成为出资义务人
2.3.股东未足额出资,转让股份后,出资义务人如何确定
2.4.名为出资,实为借贷
2.5.投资人依据《商业计划书》的财务预测主张投资回报
2.6.“借名股东”
2.7.过桥贷款
3.实物、土地、知识产权等非货币出资
4.其他无效出资形式
5.虚假出资与抽逃出资
5.1.股东出资、验资后转出资金
5.2.由第三方机构临时垫资验资
5.3.主张股东未实际出资,请求股东之间承担连带补偿责任
5.4.资本公积金转增注册资本
5.5.抽逃出资的认定
6.未出资或出资不足
6.1.股东之一未出资,股东会决议一致同意其退出公司,名下股份无条件收回
6.2.股东以其股东权益受到侵害为由,拒绝继续出资
7.逾期出资
7.1.股东逾期出资或部分逾期出资
7.2.股东协议约定股东逾期出资的责任由公司支付违约金
7.3.通过股东会决议延长出资期限是否有效
7.4.无足够证据证明实际出资
8.出资后又主张退还投资款
8.1.出资后又由公司退回投资款,股权比例相应调整
8.2.公司设立后又解散,一方股东未足额出资
8.3.验资及工商登记变更前要求退还投资款
8.4.已登记为股东,但未做工商增资登记,要求退还投资款
9.股东占“干股”与债转股
9.1.一方股东占“干股”,明确约定由其他股东代为出资
9.2.附条件债转股(可转债)
第三章股东名册记载
1.股东名册记载纠纷的认定
2.因股权转让方怠于履行变更登记义务产生的纠纷
2.1.股东退出公司
2.2.股东内部股权转让
2.3.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
3.因股权受让方怠于履行变更登记义务产生的纠纷
4.因公司不履行记载义务产生的纠纷
5.隐名股东要求将股权显名及进行变更登记
6.股东名册记载错误
第四章公司证照
1.公司证照返还纠纷的认定
2.公司证照返还的标的物
2.1.企业法人营业执照、行政公章、财务公章、法定代表人名章及发票章等物品
2.2.外商投资企业的相关文件
2.3.股东会会议记录及财务报告、财务账册等公司财物
2.4.其他诸如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人力资源及社会保险资料、银行开户资料及业务档案等
2.5.已挂失作废的公司证照
3.公司证照的持有与保管权
3.1.已通过公司章程、股东会决议或者其他有效的公司内部制度予以明确规定
3.2.未通过公司章程、股东会决议或者其他有效的公司内部制度予以明确规定
3.3.股东违反忠实和勤勉义务致公司无法正常经营
3.4.其他无合法依据占有公司证照的
4.公司证照返还纠纷的适格诉讼主体
4.1.公司
4.2.董事会
4.3.股东
4.4.公司法定代表人
4.5.公司在诉讼请求中指定收持证照的人员
5.无权持有公司证照人、未尽义务或丧失持有权的公司证照保管人和领用人为公司证照返还之诉的被告
第五章公司决议
1.公司决议撤销纠纷之诉
1.1.违反公司法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通过比例的决议属于可撤销的决议
1.2.股东会召集程序违法,但在随后的股东会决议中已经进行变更或者纠正,依法是否需要撤销
1.3.股东会召集程序有瑕疵,股东会决议是否当然被撤销
1.4.股东的出资瑕疵是否影响股东资格及其表决权,进而影响股东会决议的效力
1.5.股东的出资瑕疵是否影响股东资格及其股东权利,进而导致股东会决议被撤销
1.6.违反公司章程,是否必然导致公司决议被撤销
1.7.公司决议程序合法合规,每股净资产高于募集新股的发行价
1.8.公司章程的不同条款产生冲突如何解决
1.9.股东会决议中的股东签名系伪造的法律后果
1.10.如何合法合规地更换公司法定代表人
1.11.没有经过工商登记备案的公司章程是否无效
1.12.如果股东会会议召集程序、决议内容、表决方式有瑕疵,是否当然导致股东会决议被撤销
1.13.签字页的不当管理造成决议签字的效力纠纷,进而侵犯股东优先购买权,属于决议无效之诉
1.14.对于涉外公司决议撤销之诉,未在60日内提交经公证认证的起诉状,法院是否应当受理
1.15.公司股东会和董事会决议事项的紧急性或决议结果合理性的撤诉理由可否成立
2.公司决议效力确认纠纷之诉
2.1.未完全履行出资义务或者部分抽逃出资的股东,可否通过股东会决议开除其股东资格
2.2.公司对工会持股部分是否享有处分权
2.3.国籍问题是否影响其担任公司执行董事
2.4.没有召开股东会的决议效力
2.5.股东会决议中的股东签名系伪造的法律后果
2.6.董事会的越权行为适用公司决议撤销纠纷之诉还是决议效力之诉
2.7.股东会决议哪些内容可以构成违反法律规定,被认定无效
2.8.公司股东非法处分公司财产,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其决议当然无效
2.9.特定性质的企业遵循特定的法律法规,其企业决议效力也以特定法律法规依据为准
2.10.股东对公司章程内容能否提起确认无效之诉
2.11.股东会股东假冒签名可以引起股东会决议效力之诉
2.12.股东大会在召集、召开过程中存在不规范的行为,并不必然导致股东大会会议决议无效
2.13.会议召集程序一定要符合法律规定
2.14.如何认定公司股东会会议纪要的效力
2.15.工会持股形式下的股东是否有权提起股东会决议效力之诉
2.16.章程中的特别决议表决程序的规定违反了法律强制性规定,应属无效
第六章股东知情权
1.与股东身份有关的知情权纠纷
1.1.未支付股权转让价款,但依据股权转让协议及工商登记等可证明其股东身份
1.2.未进行工商登记,但已出资或根据股权转让协议及股权证可证明其股东身份
1.3.已丧失股东资格的前股东行使股东知情权
1.4.瑕疵出资股东行使股东知情权
1.5.隐名股东行使股东知情权
1.6.自然人股东死亡后其合法继承人行使股东知情权
1.7.外商投资企业股东的股东知情权
1.8.非公司制企业的股东知情权
2.与股东知情权权利内容有关的纠纷
2.1.股东知情权的法定范围
2.2.与查阅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有关的纠纷
2.3.股东主张查阅其成为公司股东之前的早期公司文件材料
3.因股东知情权前置程序履行产生的股东知情权纠纷
4.公司拒绝、限制股东行使知情权的抗辩
4.1.股东行使知情权有不正当目的,可能损害公司合法利益
4.2.公司主张资料遗失
4.3.股东未参与公司经营以及履职行为
4.4.以公司章程或其他股东协议约定、公司决议决定缩小、排除股东知情权
4.5.股东知情权与诉讼时效
5.与股东委托律师、注册会计师等专业人士辅助其行使股东知情权有关的纠纷
6.公司或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对无法查询公司文件资料的责任
第七章公司分红
1.公司盈余分配纠纷的认定
2.公司未作出利润分配决议
2.1.公司未作出利润分配决议时,股东是否可通过诉讼请求分配公司盈余
2.2.公司或部分股东滥用股东权利、不公平或变相分配利润、隐瞒或转移公司利润
2.3.公司是否存在可分配税后利润不明确
2.4.未作出盈余分配决议的,是否应计付利息
3.公司无盈余
3.1.公司实际无盈余
3.2.将股东享有的公司收益以公司的债务形式予以确认
4.公司有盈余
4.1.公司未按股东会确定的利润分配方案向股东进行分配
4.2.经股东会决议批准利润分配方案后,公司却无支付能力
4.3.公司拒绝分配利润
4.4.公司未足额分配利润
4.5.公司股东会决议将一定比例的可分配利润作为公司流动资金
5.特殊股东诉请公司分配盈余
5.1.未足额出资的股东
5.2.未实际出资的股东
5.3.合法继承人
5.4.隐名股东
5.5.股权转让后,原股东诉请盈余分配
6.公司股东能否成为适格被告
第八章股权代持
1.股权代持效力纠纷
1.1.为规避禁止或限制外商投资行业准入规定的股权代持
1.2.违反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人数限制的股权代持
1.3.上市公司的股权代持
1.4.公务员的股权代持
1.5.为简化工商注册手续的股权代持
2.隐名股东显名化纠纷
3.隐名股东主张行使股东权利纠纷
4.隐名股东转让股权,显名股东不同意的
5.代持股权被处置而导致的显名股东、隐名股东及第三人之间的纠纷
6.显名股东的债权人主张债务,引发显名股东、隐名股东及债权人之间的纠纷
第九章员工股权激励
1.员工股权激励的性质属于劳动报酬范畴还是商事合同范畴
2.员工股权激励方案的效力
3.员工股权激励条件未成就的
4.员工旷工、失职、违反竞业限制等情况下的股权激励的处理
5.员工私下转让激励股权的
6.员工离职后员工股权的处理
7.离婚时员工股权的处理
8.上市公司员工激励股权争议
9.股权激励的实施主体为境外(如开曼)公司的;激励主体与用工主体不一致的
10.外籍员工持股
11.员工持股会和员工持股会章程的性质
12.中概股退市后的员工限制性股票(RSU)纠纷
第十章股权转让
1.股权转让协议效力纠纷
1.1.未出资、出资不足或抽逃出资的公司股东与他人签订的股权转让协议的效力
1.2.其他股东未能行使优先购买权的股权转让协议效力
1.3.股东与股东以外的人恶意串通,签订虚假转让股权合同,隐瞒真实的股权转让价格,损害了其他股东优先购买权
1.4.未办理工商变更登记手续的转让协议的效力
1.5.转让已被人民法院采取冻结措施的股权
1.6.名义出资人未经实际出资人同意处分股权
1.7.实际出资人以自己的意思处分冒名登记在他人名下的股权
1.8.伪造他人签章签订股权转让协议
1.9.无权处分人将他人股权进行转让
1.10.就同一目标股权达成两份价格不同的股权转让协议
1.11.为担保债务履行而签订的股权转让协议
1.12.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股权转让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股权转让协议的效力
1.13.涉矿股权转让协议的性质及效力认定
2.股权转让协议履行纠纷
2.1.股权受让方延迟给付或者拒付股权转让款的抗辩
2.2.因股权转让价格与现值存在巨大差距主张解除合同
2.3.发生重大事件而主张因情势变更解除协议
2.4.转让方未履行协助办理工商变更登记义务
2.5.股权转让各方约定不以登记机关的登记作为判断公司实际股权状况的依据
2.6.股权转让中,约定转让款从受让股东的分红中抵扣、但公司未分红的,受让股东是否还有义务支付转让款
3.股权转让协议终止履行后,转让双方的责任承担
第十一章新增资本认购
1.增资协议签订后,发现协议约定的先决条件不满足
2.增资款打入后,未做工商变更,投资方发现公司违反陈述与保证,要求退还增资款
3.增资协议签订后、工商变更登记前,原股东私自转让股权
4.增资款打入后,未做工商变更,投资人要求解除协议及退款的
5.增资款打入后,未做工商变更,触发业绩对赌回购条件,投资人请求公司及原股东回购
6.增资款分期支付,投资人以目标公司无法获得金融办同意函为由不支付后期投资款
7.增资后要求解除增资协议及减资
8.投资人主张目标公司违反陈述与保证,涉嫌欺诈,请求撤销合同
9.“累积优先股”:固定股息,约定期限退出的
10.外资企业增资时,增资协议未经审批是否生效
11.股份公司非公开发行、定向私募增发,认购人已缴纳购股款、但公司未办理股权登记手续和发放股权证书
12.股份公司非公开发行、定向私募增发,公司主张出资人未实际出资而要求返还股份
13.非上市股份公司定向增发后未上市成功,对赌公司回购
14.未上市股份公司通过会销、宣传单、发送股权认购登记表等方式发行公司股票
15.员工持股计划认购争议
16.与国企改制的职工持股会相关的股东资格与权益
第十二章公司增资
1.未形成增资的股东会决议,或者增资的股东会决议存在瑕疵
2.老股东未按股东会增资决议进行增资
3.新增出资时老股东的优先认购权问题
4.是增资还是资金拆借、民间借贷
5.未按增资协议向出资人发送月报、年度审计报告等经营信息
6.政府资金出资委托投资管理公司持股
7.公司仅提供一般账户而不提供验资账户,导致增资未完成
第十三章公司减资
1.公司减资纠纷的定义
2.与公司减资决议效力有关的纠纷
3.与减资行为效力有关的纠纷
4.股东依据减资协议约定要求公司返还投资款
5.公司减资程序尚未履行完毕
6.股东与公司之间债务抵销
7.公司减资未履行通知已知债权人的义务
8.公司减资通知程序瑕疵
9.股东承诺对于减资前已存在的债务在公司不能偿还时承担清偿责任
10.债权人要求公司股东在其不当减资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补充赔偿责任
第十四章损害公司利益责任
1.损害公司利益责任纠纷的认定
2.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忠实义务和勤勉义务
2.1.未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同意,利用职务便利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属于公司的商业机会,自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所任职公司同类的业务
2.2.竞业禁止
2.3.将公司资金以其个人名义或者以其他个人名义开立账户存储
2.4.擅自处置、转移公司财产且未使公司获得合理对价
2.5.利用关联关系损害公司利益
2.6.接受交易佣金
2.7.依据一个不存在或效力待定的决议,且在未能举示补发工资期间的考勤记录以及与公司就薪酬待遇的给付约定等情况就处分公司财产
2.8.公司归入权
3.不应视为侵害公司利益的行为
3.1.在公司股东会机制已实际失灵、公司经营亏损的情况下,公司的实际经营者将经营权承包给第三人
3.2.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提前支取备用金用于后续发生的公司经营
3.3.董事仅仅只是怠于向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催缴出资,但该不作为与公司所受损失之间无直接因果关系
3.4.主张董事作出决议时存在主观恶意或重大过失
3.5.土地位于公司经营场所内,仍以公司自己的名义竞拍并中标该宗土地
3.6.仅为其他公司股东,且不能证明该公司经营同类业务
第十五章损害股东利益责任
1.损害股东利益责任之诉的适格被告
2.公司为大股东的关联公司进行担保,是否可以认定损害股东利益的行为
3.新公司法实施以前有关民事行为或事件发生纠纷没有法律明确规定,可否适用新公司法
4.违反有限责任公司股东50人人数限制的法律行为的法律后果
5.抽逃出资是否构成损害股东利益,损失如何认定
6.公司清算过程中的损害股东利益纠纷处理
7.哪些行为可能构成损害股东利益
8.哪些行为可以认定损害股东利益
9.股东之间签订的违反公司法处分公司利益的协议的效力
10.损害股东利益纠纷中的情势变更原则
11.实际控制人不能提供完整的财务资料时,是否会由此认定损害股东利益
12.公司法定代表人的变更是否适用特别程序
13.股东身份应当如何确定
14.针对损害公司利益,股东是否必须启动公司代表诉讼的前置程序
15.股东代表诉讼与股东直接诉讼的识别
16.单一股东在公司的决议也应当履行正常程序
17.股东与公司交易是否损坏其他股东利益
18.增加公司债务的行为并不当然认定为损害股东利益
第十六章股东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责任
1.抽逃出资的股东对债权人利益责任的承担
1.1.抽逃出资的股东
1.2.股东在抽逃出资后,又补足了出资
1.3.抽逃出资后转让股权
2.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致财产混同
3.股东怠于履行清算义务而导致公司财产、账册灭失,致公司无法清算
3.1.责任承担方式
3.2.股东怠于履行清算义务的侵权之债是否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第十七章业绩补偿
1.业绩对赌请求补偿
1.1.业绩对赌未达标要求补偿现金的
1.2.现金补偿金额的计算公式
1.3.目标公司的法人股东与投资人签订业绩对赌
1.4.股权转让附带估值调整条款,转让款中扣留估值调整的款项交由标的公司,根据业绩达标情况决定款项归属
1.5.计算的业绩补偿总额累计超过投资款额
1.6.增资协议未约定业绩补偿,股东会决议载明业绩补偿,但未明确补偿计算方式
1.7.业绩对赌不达标,实际利润为负
1.8.计算的业绩补偿金额为负
1.9.股权转让的价格估值依据特定条件浮动调整,但条件又未成就
1.10.业绩对赌补偿是否为夫妻共同债务(2018年1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夫妻债务纠纷案件适用法律有关问题解释》之前)
1.11.业绩对赌补偿义务人死亡
2.标的公司和控股股东不履行业绩补偿的抗辩
2.1.主张遭遇“双反”(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原材料价格上涨、价格下滑等,构成情势变更
2.2.主张显失公平而应被撤销
2.3.投资人是目标公司控股股东,其他股东主张业绩不达标是控股股东过错,从而不承担业绩不达标的补偿责任的
2.4.业绩补偿的担保人是公司员工,根据《劳动合同法》第9条的规定,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不能签订担保合同和承担违约责任
2.5.主张属于法人型联营,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该类保底条款应视为无效
2.6.主张标的公司是新三板挂牌公司,仅凭双方签订的《股权估值调整协议》,股权无法过户,所以也无付款义务
第十八章股权回购
1.回购条款的效力
2.违反陈述与保证能否触发股份回购
3.回购价款约定过高
4.回购价款约定不明
5.回购款的逾期付款违约金标准
6.股权回购与业绩补偿竞合
7.增入资本公积的部分与回购
8.目标公司对股东支付股权回购款的义务承担保证责任
8.1.股东丧失对目标公司的控制权和管理权
8.2.目标公司经营状况恶化、无法实现上市
8.3.股权回购通知未按协议约定提出
8.4.投资方前期增资延迟
8.5.主张回购条款系格式条款
8.6.主张违反资本维持原则
9.对赌回购条件已经触发,但权利人豁免了对赌义务后反悔又提起回购请求
10.合同中有控股股东回购条款,控股股东却不是合同一方当事人
11.股东身份更迭与回购义务的承担
12.名为股权回购实为民间借贷
13.关于公司章程中“人走股留”规定的效力
第十九章公司解散
1.司法解散公司条件之公司经营管理是否发生严重困难
2.司法解散公司条件之公司继续存续是否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
3.司法解散公司条件之公司僵局是否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
4.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司法解散公司条件的情形
4.1.存在股东召开股东会程序不合法、股东之间已经无法合作以及其他股东有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
4.2.公司经营亏损
4.3.股东未履行出资义务
4.4.对股东知情权、利润分配请求权等权益造成损害
4.5.仅长期未召开股东会
4.6.股东之间、股东与公司之间存在矛盾
4.7.股东侵占公司资产
4.8.项目投资中存在不当处置公司财产致公司利益受损
第二十章公司清算
1.清算主体
1.1.企业法人的清算主体
1.2.公司的清算主体
2.公司在解散后无法自行组织清算或自行清算出现显著障碍
3.公司虽然成立清算组但故意拖延清算的或违法清算可能严重损害债权人或者股东利益
4.对并未依法成立的公司进行清算
5.剩余财产分配
6.公司无财产清偿债务
7.股东对清算报告有异议
8.新《公司法》实施前公司即歇业或被吊销营业执照
第二十一章申请破产纠纷
1.申请破产和解
1.1.债务人申请破产和解
1.2.和解协议
2.申请破产清算
2.1.申请破产清算应具备申请人的主体资格、债务人的主体资格和破产原因,以及有关材料和证据
2.2.提出破产申请的证据材料内容
2.3.公司解散是公司清算的前提和基础
2.4.破产清算组享有代表破产企业参加诉讼和仲裁活动的职能
2.5.可请求撤销个别清偿行为的情形
2.6.不可撤销个别清偿行为的情形
2.7.清算组对外追收债权
2.8.清算组诉请侵权人返还原物、恢复原状、赔偿损失
2.9.职工安置费
2.10.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
2.11.工资
2.12.清算组处分了不属于破产企业的财产致侵权
2.13.对外债务承担
3.申请破产重整
3.1.人民法院对债务人提出的重整申请的审查要点
3.2.可予以进行破产重整的情形
3.2.1.仅现金流断裂不能清偿到期债务
3.2.2.公司经营的项目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3.2.3.初步重整方案中显示该公司有望获取利润、清偿债务
3.2.4.重整计划通过且合法
3.2.5.引入投资人、改善产品结构、处置部分资产
3.3.不宜进行破产重组的情形
3.3.1.企业已经丧失营利能力,不具有重整价值
3.3.2.不能证明该公司已明显不能清偿到期债务
3.3.3.未完整提交法律规定材料
3.3.4.公司因涉嫌刑事犯罪已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3.3.5.经营存在困难,但资产尚足抵债
3.3.6.长时间停产,在客观上不具备重整条件
3.4.债权人申请公司破产重整的
第二十二章清算责任
1.清算责任纠纷的认定
2.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和控股股东因怠于履行义务,导致无法进行清算
3.公司清算义务人
4.未经变更登记的转让股权行为的清算责任履行
5.公司未经依法清算即办理注销登记,股东或者第三人在公司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时承诺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
6.清算组未履行通知和公告义务
7.主管部门怠于履行清算义务,导致公司无法进行准确有效的清算
8.非公司企业法人的清算责任
9.集体所有制企业的清算责任
10.股份合作制企业的清算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