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网上书店>>图书信息
法的跨界——规范、事实以及学科的交叉
编号:91428
书名:法的跨界——规范、事实以及学科的交叉
作者:季卫东
出版社:法律
出版时间:2022-7-1
入库时间:2022-9-23
定价:105元
特价:84元,80折,省21元!
[图书内容简介]
本书收入了跨越学科疆界的一些论稿,可谓新文科或者科际整合法学的重要注脚。全书分为四辑,涉及价值涵义(以信仰为媒介)、国家理性(以权力为媒介)、市场经济(以货币为媒介)以及社会关系(以情感为媒介)等不同方面,对应于系统论的四个基本维度。值得重视的是,作者揭示了规范思维的决定论和概率论这两个不同侧面,试图以此为线索在现代国家治理的思想链条中发现某些遗落环节,并探索数字化时代的法律秩序原理以及进行制度创新的可能性。

[图书目录]
"目 录
第一辑 法与价值涵义
第一章 公平、差别原则以及互惠性
一、前提条件:理性的原则建构与合理的选择实践
二、价值排序:关于正义的思考实验
三、正义焦点:差别原则和财富分配
四、OP分配曲线的分析框架
五、差别原则的正当化:互惠性
六、理性选择理论的重新定位
七、结语
 附 录
罗尔斯晚年为何修改公正观?
——把互惠性嵌入程序正义的两大动机
第二章 法律意识形态及其重构
一、引言
二、法律意识形态的谱系分析
三、共和主义的三元结构
四、历史唯物论新诠
五、结论
第三章 社会信任与法治的关系
一、对问题状况的界定
二、传统的秩序原理与信任观
三、当代社会科学关于信任的分析框架
四、对信任与法治秩序的重新定位
五、并非结论的结束语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法治的特征与前景
一、法治思想:顶层设计的“四梁八柱”及其文化特色
二、强国之道:社会最大公约数与国际普遍说服力
三、法团主义:莲藕、蜂窝以及框架式可预测性
四、宪法核心:合宪性审查与司法权的作用
五、程序正义:个案的公正体验与法治威信
 附 录
法治中国 四十不惑
第二辑 法与国家理性
第五章 法律与概率
——不确定的世界与决策风险
一、法律决定论与科学决定论的思维方式
二、法律中的不确定性、风险与概率计算
三、侥幸均等正义论的思考实验
四、结语
第六章 计算法学的渊源和范围
一、问题意识:如何克服权力的任意性
二、法律的回应:从决疑术的概率计算到逻辑学的概念计算
三、科学的回应:逻辑机器、组合算术以及法律数学
四、数字化信息通信技术与计算法学
五、数据伦理与计算法学的超验之维——代结语
第七章 德国的宪法设计与监督体制
一、政体建构的两种模式
二、卡里斯玛领袖与民主直选制
三、民主直选制对法治信念的冲击
四、卡里斯玛领袖与政党机器的悖论
第八章 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前后的制度分析
一、问题状况的整理
二、两个起点:国际贸易的巨额顺差和日元汇率的急剧升值
三、三次决策失误:坐失解决经济泡沫问题的良机
四、结构和环境的变化对景气恢复的挫伤
五、“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日本式制度设计的评估
六、避免重蹈覆辙的启示
第九章 疫情监控:比较法社会学的视角
一、导言
二、疫情背景下国家治理的风险敞口
三、从风险社会的角度考察新冠肺炎疫情监控的三种模式
四、围绕疫情监控的法与社会互动——以日本经验为例
五、疫情进入紧急状态下的监控与法律条件
六、疫情下的社会监控与数字化执法手段
七、疫情下的经济危机监控与国际法律秩序的巨变
八、结语
第三辑 法与市场经济
第十章 重新界定法治与市场的关系
一、现代市场经济的主旋律:自由与法治的平衡
二、自由主义法治观的两大类型及其选择和重组
三、围绕法治与市场之间关系的四种基本问题
四、从法治与信任的角度来看经济发展的条件
五、通过消除不公正来实现社会和谐
六、企业的合规性经营与竞争的自由和公平
七、各种法律制度的协调化
八、市场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非市场性基础
第十一章 民法典与中国社会的重构
一、社会改造的蓝图及规则一览表
二、法典对具体事实的闭环与开放
三、中国民法演变过程的一回眸
四、民法典的结构创新与公法嵌入
五、社会的数字覆盖与民法学理论创新
第十二章 经济活动合同化的法律形状
一、用合同来重构社会关系
二、合同化的两种历史类型
三、当代社会合同关系的四种位相
四、从中国民法典来看复杂的合同现象
五、格式条款的法律定位与修改意见
六、简短的结语和法治社会秩序的展望
第十三章 竞争政策与反垄断法执行
一、当今中国必须促进竞争的理由
二、现行竞争政策形成的过程
三、反垄断法的执行
四、国务院关于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维护市场正常秩序的若干意见
五、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法治路线与竞争政策
六、关于竞争法律体制的重构
第十四章 数字网络中的戏仿与公平竞争
——关于著作权制度设计的比较分析
一、主焦点:数字网络化对知识财产法的冲击
二、戏仿的自由与著作权保护
三、所谓对作品公平使用的法理
四、以作者人格为轴心的制度设计
五、数字网络中的权利处理问题
第四辑 法与社会关系
第十五章 从博弈行为看中国法律秩序的原理
一、有产政府的制度设计
二、法的分形结构与选择空间
三、作为复杂系统的典权和不动产交易制度
四、社会变迁以及产权关系的重构
五、资格权原交易的机制设计
第十六章 律师事务所的经济基础和社会作用
——对2007年问卷调查数据的初步分析以及
中日比较
一、引言和答谢词
二、调查问卷的内容和理论假说
三、律师事务所的规模与专业分工之间的关系
四、在案件构成上反映出来的法务市场特征
五、客户、报酬以及律师事务所的管理方式
六、从公益活动的视角观察法律职业的理想与现实
七、若干初步的结论
第十七章 环境法从行政规制到自律调节的变迁
——以日本的经验和制度设计为线索
一、反公害运动与环境保护的制度化
二、公司与居民、政府之间的协议
三、行政主导的环境管理系统
四、在科斯定理与汉德公式结合处形成的监督机制
五、税收政策的调节与污染排放量的配额交易
第十八章 法治社会的多元化纠纷处理
一、社会的法制化与“治理三重困境”问题
二、通过多元化纠纷处理实现社会的自治
三、嵌入审判制度的选择性解纷程序
四、多元综合解纷的日本经验及其学术加工
 附 录
重新定位执行权
结语 能否用科学视角,重新认识中国法律秩序?
"
法律图书馆>>网上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