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理标志统一立法研究
编号:96612
书名:我国地理标志统一立法研究
作者:陈星
出版社:中国法制
出版时间:2024-6-1
入库时间:2024-6-12
定价:56元
[图书内容简介]
本书深入研究我国现有地理标志商标、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农产品地理标志三种保护模式,将之凝练为“三元模式”,探析“三元模式”下地理标志管理混乱、地理标志保护主客体差异、地理标志与商标权利冲突、保护力度不一等问题。在拨开地理标志是否赋权理论纷争云雾的基础上,作者提出地理标志利益已成为一项特定和独立的民事利益,且不能为现有权利类型所涵盖,同时符合权益区分理论的“权利三特征”,从学理上证成地理标志权。面对我国地理标志统一立法面临模式整合难、一步到位专门立法难、权利保护难的难题,作者根据我国商标制度立法实践,结合地理标志保护需求提出走中国特色的地理标志统一立法“两步走”策略。
[图书目录]
"目 录
导 论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内容 /
五、创新点 /
第一章 我国地理标志保护“三元模式”制度现状与困境
第一节 我国地理标志保护“三元模式”制度现状
一、地理标志商标法保护模式 /
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模式 /
三、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模式 /
第二节 我国地理标志保护模式面临的主要困境
一、“三元模式”下地理标志类型不统一 /
二、“三元模式”下地理标志保护主客体差异 /
三、“三元模式”下地理标志与商标冲突 /
四、“三元模式”保护力度不一 /
第二章 国外地理标志立法模式考察借鉴
第一节 地理标志专门法保护模式
一、专门法保护模式:“强”保护模式 /
二、专门法保护模式代表性国家制度考察 /
三、专门法保护模式考察对我国的启示 /
第二节 地理标志商标法保护模式
一、商标法保护:“弱”保护模式 /
二、商标法保护模式代表性国家制度考察 /
三、商标法保护模式考察对我国的启示 /
第三节 地理标志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模式
一、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兜底”保护模式 /
二、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模式代表性国家制度考察 /
三、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模式考察对我国的启示 /
第三章 地理标志权:地理标志统一立法的基石
第一节 地理标志权性质纷争
一、地理标志是否设立权利之争 /
二、地理标志权利公权与私权之辨 /
三、地理标志权利是否为知识产权之歧 /
第二节 地理标志权的学理证成
一、地理标志应当设定权利的正当性 /
二、地理标志符合利益上升为权利的前提条件 /
三、地理标志利益符合权利的特征 /
第三节 地理标志权的诞生及权利构造
一、《民法典》下地理标志权已成为一项独立知识产权 /
二、地理标志权的二元“产权”主体 /
三、地理标志权的客体“三元归一” /
四、地理标志权的权利构造 /
第四章 中国特色地理标志统一立法策略
第一节 地理标志统一立法的现实需求
一、地理标志是中国参与全球知识产权竞争的重要手段 /
二、地理标志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 /
三、地理标志是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的重要方式 /
第二节 地理标志统一立法面临难题
一、三种地理标志模式整合难 /
二、一步到位专门立法难 /
三、地理标志权利保护难 /
第三节 地理标志统一立法“两步走”的可行性
一、地理标志统一立法“两步走”策略的提出 /
二、我国商标制度为近期实现地理标志统一立法提供制度基础 /
三、我国地理标志保护需求为远期实现地理标志统一立法提供实践基础 /
第五章 近期目标:商标法框架下制定《地理标志条例》
第一节 采商标法模式整合现有地理标志保护
一、统一地理标志概念及构成要件 /
二、统一地理标志认定条件 /
三、原有“三元模式”地理标志的转化 /
第二节 制定《地理标志条例》
一、《地理标志条例》的基本目标 /
二、《地理标志条例》的体例结构与基本框架 /
三、与相关法律的衔接协调 /
第三节 统一地理标志商标注册和管理规则
一、现有认定体系“三合一” /
二、建立统一地理标志认定机制 /
三、健全地理标志商标认定中技术审查规则 /
第六章 远期目标:专门法模式下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理标志法》
第一节 我国制定《地理标志法》的总体思路
一、制定《地理标志法》的顶层设计 /
二、《地理标志法》的体例结构与基本框架 /
三、《地理标志法》与相关法律的衔接 /
第二节 建立专门地理标志管理体系
一、设立“国家知识产权局地理标志局” /
二、建立与其他涉地理标志管理部门协作机制 /
附 录
附录Ⅰ 《地理标志条例(立法建议稿)》及起草说明
附录Ⅱ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理标志法(立法建议稿)》及起草说明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