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网上书店>>图书信息
风险隔离的道与术——破解资产证券化中破产隔离法律原理与实务
编号:98534
书名:风险隔离的道与术——破解资产证券化中破产隔离法律原理与实务
作者:路竞礣,刘小丽
出版社:法律
出版时间:2024-12-1
入库时间:2025-1-19
定价:78元
[图书内容简介]
"资产证券化是将预期可以产生稳定现金流的基础资产隔离出来,并发行以该资产现金流为支持的证券的结构化融资活动。依赖于基础资产的信用,是资产证券化区别于传统债券的核心所在。因此,在资产证券化中,构建基础资产与原始权益人的破产隔离机制就是整个交易的关键。
本书总结归纳了破产隔离机制的推演架构,即基础资产的法律性质+交易结构的法律关系。在此逻辑架构下,作者从破产隔离的基本概念展开,详细分析了破产隔离与出表、真实出售等相关概念的关系,并针对债权类、收益权类、股权类、资管份额类、金钱类资产在各种证券化交易情境下可以达到的破产隔离效果,影响破产隔离的各种因素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同时,由于资产证券化的参与机构较多、法律关系复杂,本书亦探讨了除原始权益人之外的其他机构(如SPV管理人、资产服务机构、投资者)与基础资产的破产隔离问题。
本书融合了法律理论、法律监管规定、实操经验及司法判例,内容极为丰富。本书论述的内容不仅对资产证券化的风险识别和法律结构搭建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对利用SPV的资产管理业务具有借鉴意义。"

[图书目录]
"目录
第一章 破产隔离的概念辨析
一、国内资产证券化的主要交易结构
二、基础资产与原始权益人的破产隔离
三、基础资产与SPV管理人的破产隔离
四、基础资产与投资者的破产隔离
五、基础资产与资产服务机构的破产隔离
六、破产风险在中国法律实务中的主要表现形式
七、破产隔离与一些相关概念的关系
第二章 破产隔离的决定性因素:基础资产的定性与交易模式
一、基础资产的法律性质——法律的独特视角
二、交易模式带来的影响——信托、委托、买卖还是其他?
三、交易定价公允性的判断
第三章 债权类资产的破产隔离
一、债权类资产的划分
二、债权类资产的证券化模式
三、债权转让生效的标志
四、通知债务人的问题
五、抵销风险
六、混同风险
七、附属担保权益与主债权一并转让的原则与例外
八、债权转让对抗转让方债权人申请的司法查封、冻结的问题
九、债权类资产的“一物二卖”
十、双务合同对破产隔离的影响
第四章 收益权类资产的破产隔离
一、收益权类资产的性质
二、收益权信托和收益权买卖
三、收益权类资产的双SPV证券化模式及其带来的关于未来经营收入质押是否有效的问题
第五章 股权类资产的破产隔离
一、股权转让的生效时点
二、信托登记制度对股权信托的影响
三、小结
第六章 资管份额类资产的破产隔离
一、资管份额的形成与交付
二、资产份额中附有义务的财产权能否设立信托?
第七章 资金的隔离
一、现金类资产能否入池?
二、现金类资产如何交付给SPV?
三、在资产支持证券存续期内,服务机构账户是否具有独立性和隔离效果?
第八章 信托登记与破产隔离
一、信托登记的定义
二、信托登记制度的域外法经验
三、信托登记制度的功能
四、信托登记制度的建立与扩大
五、信托登记对证券化制度的影响
第九章 原始权益人的突然破产与接管
一、金融机构接管的制度价值
二、非金融机构不存在被接管的强制性规定
三、原始权益人的破产或接管可能触发的交易安排
四、SPV管理人参与原始权益人资产服务机构破产程序
五、总结
第十章 破产隔离的重大案例解析
一、邹平电力破产重整案
二、平安大华公司执行异议案
三、邹平电力破产重整案与平安大华公司执行异议案的比较分析"
法律图书馆>>网上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