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刑法解释原理的实践性展开
编号:98998
书名:网络时代刑法解释原理的实践性展开
作者:冀洋
出版社:知识产权
出版时间:2024-10-10
入库时间:2025-3-27
定价:98元
[图书内容简介]
本书以网络社会治理的法治化为目标,以刑法文本的实践性为落脚点,围绕网络时代刑法解释的十大对立关系,分别研究刑法解释的现实基础、基本立场、权利观念、定罪态度以及程序正当等内容,剖析反思“双层空间说”“积极刑法观”“重刑轻民论”“目的解释论”“严格解释论”“证明简化论”等理论和实践倾向,重塑“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的刑法意义,从本土刑法解释层面解读并落实网络时代的公民权利司法保障。
[图书目录]
绪 论 —— 001
一、网络时代与法治时代:刑法解释的宏观框架 —— 002
二、网络时代与治理时代:刑法解释的技术背景 —— 005
三、网络时代与风险时代:刑法解释的实践动力 —— 008
四、网络时代与立法时代:刑法解释的自身意义 —— 012
第一章 网络时代“刑法参与社会治理”的解释学十大关系 —— 019
一、入罪解释与出罪解释:该如何抉择解释的方向 —— 021
二、扩大解释与类推解释:该如何划定解释的边界 —— 025
三、文义解释与目的解释:该如何排列方法的位阶 —— 028
四、形式解释与实质解释:该如何甄别解释的立场 —— 033
五、主观解释与客观解释:该如何确立解释的目标 —— 038
六、严格解释与灵活解释:该如何取舍解释的态度 —— 042
七、刑法解释与合宪性判断:该如何平衡法益的分歧 —— 045
八、刑法解释与刑事政策:该如何理解功能解释论 —— 052
九、积极主义与消极主义:该如何把握解释的空间 —— 060
十、教义法学与社科法学:该如何去适应底层逻辑 —— 064
第二章 网络时代刑法解释的现实基础:双层空间论之解构 —— 071
一、“网络空间”的修辞逻辑:迷失于数理与物理之间 —— 073
二、“网络空间”的社会属性:唯物主义空间观之贯彻 —— 085
三、“空间向度”的刑法解释:辨析空间正义评价原则 —— 105
四、本章小结 —— 120
第三章 网络时代刑法解释的积极主义:功能化走向之评价 —— 123
一、网络时代积极主义刑法观的生成发展逻辑 —— 125
二、网络时代“全链条打击”的刑事政策辨析 —— 139
三、网络时代积极主义刑法观的社会治理局限 —— 151
四、网络时代功能主义解释论的风险克制路径 —— 159
五、本章小结 —— 173
第四章 网络时代刑法解释的权利观念:重刑轻民论之转变 —— 177
一、网络时代前后重刑轻民框架内的权利思维及其表现 —— 178
二、网络时代私权法典化之于刑法参与社会治理的意义 —— 189
三、网络时代“整体法秩序”中法益自决权的定罪指向 —— 216
四、本章小结 —— 236
第五章 网络时代刑法解释的定罪态度:严格解释论之提倡 —— 239
一、网络时代的刑法解释态度:严格解释论与灵活解释论之辨 —— 241
二、价值非中立:罪刑法定原则与刑法解释存疑时的处理根据 —— 248
三、揭开障眼法:刑法解释“平衡主义路线”及其方法论真相 —— 256
四、网络时代“存疑有利于被告人”的确证:严格解释论之用 —— 262
五、本章小结 —— 269
第六章 网络时代刑法解释的程序正义:证明简化论之辩驳 —— 271
一、网络时代的扩张解释与证明简化:入罪效率一体化 —— 272
二、证明简化的刑法解释学方法辨析:以“明知”为例 —— 280
三、证明简化的刑事证据规则之检视:刑事推定的尺度 —— 287
四、网络时代的帮助行为之追诉限制:重释共犯从属性 —— 297
五、本章小结 —— 304
结 语 —— 307
一、网络时代的刑法解释更需理解“贝卡里亚命题” —— 308
二、网络时代的刑法解释更要避免代行刑事立法权 —— 310
三、网络时代的刑法解释更应强化人权法治保障 —— 313
参考文献 —— 316
一、中文文献 —— 316
二、外文文献 —— 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