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业与人权:伦理、法律与管理学的多维解析
编号:99033
书名:工商业与人权:伦理、法律与管理学的多维解析
作者:(瑞士)弗洛里安·维特斯坦
出版社:社科文献
出版时间:2025-1-1
入库时间:2025-3-27
定价:138元
[图书内容简介]
《工商业与人权:伦理、法律和管理学的多维析》是工商业与人权领域首部具有跨学科特征的合性教材。本书作者从伦理学、法学和管理学的重视角绘制了工商业与人权这一新兴学术领域的识图谱,联结整合了工商业与人权领域的基础理、主要议题、核心规范、前沿动态,为开展跨学研究和对话提供了坚实基础。本书不仅深入浅出为学生、教师和学者提供基础性知识,以引导和动不断发展的工商业与人权理论和实践;还提供详实的案例、启发性问题、深入阅读材料和在线源,能够满足读者多元化的学习和研究需求。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学习和反思工商业与人权
1.1 重构对人权的认识:对传统人权思维的质疑
1.2 重构对工商业的认识: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质疑
1.3 学习工商业与人权:人权视野下的企业责任
1.4 本书的原理和结构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第二章 工商业与人权:一场运动的兴起与历史
2.1 前兆(1945—1995)
2.2 开端(1995—2005)
2.3 形成(2005—2011)
2.4 工商业与人权运动的成熟(2011年至今持续进行)
2.5 学术话语中的工商业与人权:一个新兴领域的出现
第三章 人权简介
3.1 人权的哲学思想
3.1.1 人权思想发展简史
3.1.2 人权的定义要素
3.1.3 普遍主义和相对主义
3.1.4 人权的基础和正当性
3.2 国际人权体系
3.2.1 联合国人权组织和机构
3.2.2 其他人权组织和机构
3.3 国际人权法
3.3.1 人权的分类
3.3.2 国际人权法的渊源
3.3.3 国际人权法案
3.3.4 核心人权公约
3.3.5 区域人权公约
第二部分 入门知识
第四章 企业侵犯人权的两种类型:直接侵犯与间接侵犯
4.1 有关术语的注释:“影响”与“侵犯”
4.2 直接侵犯人权
4.3 间接侵犯人权
4.3.1 积极共谋
4.3.2 被动共谋
4.3.3 共谋的道德要件与法律要件
第五章 企业侵犯人权:问题概述
5.1 劳动关系
5.1.1 歧视与骚扰
5.1.2 监控与隐私
5.2 供应链中的劳动者
5.2.1 使用童工
5.2.2 剥削与血汗工厂
5.2.3 强迫劳动与现代奴隶制
5.3 受影响的社区
5.3.1 土地掠夺与拆迁
5.3.2 企业安保与抗议活动
5.3.3 冲突
5.4 环境
5.4.1 空气污染、土壤污染和水污染
5.4.2 森林砍伐
5.5 弱势群体
5.5.1 土著人民以及自愿、预先和知情同意
5.5.2 移徙工人
5.5.3 人权捍卫者
第三部分 企业人权责任
第六章 企业人权责任的正当性分析
6.1 保护人权是企业的道德义务
6.1.1 企业的义务:超越利润最大化
6.1.2 人权是企业的道德责任:两种方法
6.1.3 企业权力和权威
6.2 保护人权作为企业的法律义务
6.2.1 国家层面的法律人格
6.2.2 国际层面的法律人格
6.2.3 尊重、保护和实现人权是企业的法定义务
6.3 企业人权义务的务实视角
6.3.1 社会经营许可证
6.3.2 企业人权责任商业案例
6.4 常见的反对意见
第七章 企业人权责任的本质与内涵
7.1 基本义务的类型
7.2 特别的人权义务
7.3 企业尊重、保护和实现人权的义务?
7.3.1 企业尊重人权的义务
7.3.2 企业保护人权的义务
7.3.3 企业实现人权的义务
第八章 在企业层面运作和实施人权责任
8.1 人权影响管理:人权尽责
8.1.1 法律中的人权尽责
8.1.2 工商业实践中的人权尽责
8.1.3 人权尽责流程
8.1.4 对负面人权影响的救济
8.1.5 实施挑战
8.1.6 对人权尽责的批评
8.2 超越管理影响:组织起来促进人权
第四部分 企业人权问责
第九章 跨国治理与企业人权问责:先决问题与基础问题
9.1 国际问责机制与国内问责机制
9.2 公共治理与私人治理
9.3 硬监管与软监管
9.4 软问责机制:认证、标签与利益攸关方压力
9.4.1 消费者:认证与标签
9.4.2 投资者: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投资
9.4.3 民间社会组织:点名羞辱
第十章 《联合国工商业与人权指导原则》:基本内容、反思与评论
10.1 《联合国“保护、尊重和补救”框架》
10.1.1 支柱一:国家保护人权的义务
10.1.2 支柱二:企业尊重人权的责任
10.1.3 支柱三:获得补救
10.2 《联合国工商业与人权指导原则》
10.2.1 《指导原则》的内容
10.2.2 《指导原则》的问责机制
10.3 批判性评估
10.3.1 关键成就
10.3.2 主要批评
第十一章 更多国际软法标准和自愿倡议
11.1 《经合组织跨国企业准则》
11.1.1 内容
11.1.2 问责机制
11.1.3 反思
11.2 联合国“全球契约”
11.2.1 内容
11.2.2 问责机制
11.2.3 反思
11.3 ISO 26000
11.3.1 内容
11.3.2 问责机制
11.3.3 反思
11.4 多利益攸关方倡议的作用与宗旨
第十二章 母国解决方案
12.1 国家保护人权的义务
12.2 国家人权保护的域外义务
12.3 政策措施
12.3.1 工商业与人权国家行动计划
12.3.2 公共采购
12.3.3 出口信贷和投资担保
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