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网上书店>>图书信息
权利谦抑论
编号:99870
书名:权利谦抑论
作者:吴玉姣
出版社:法律
出版时间:2025-6-1
入库时间:2025-8-22
定价:85元
[图书内容简介]
"目录
第一章 我国商标注册审查制度的变迁与现实问题及成因
第一节我国商标注册审查制度的历史沿革
一、我国商标立法审查制度的变迁及评析
二、我国商标注册行政审查制度的变迁
三、我国商标注册司法审查规定的比较及变化
第二节我国商标注册审查制度的现实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一、我国现行商标注册审查模式存在缺陷
二、商标异议制度功能和定位不明
三、商标使用义务规定缺乏体系化
四、恶意商标注册缺乏体系化规制
五、商标注册审查制度的配套措施不足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商标注册审查制度的理论构造及制度协调
第一节商标注册审查制度的理论构造
一、商标权的来源:确权与授权
二、商标权的属性:私权与公权
三、商标注册审查的性质:私人审查与公共审查
四、商标注册审查的价值定位:公平与效率
第二节商标权取得模式与商标注册审查制度的协调
一、商标权取得模式的目标是兼顾公平与效率
二、商标权取得模式的历史与现实
三、商标注册审查中的使用义务风险分配
第三节商标注册审查模式与异议设置模式的组合与选择
一、全面审查模式与绝对理由审查模式的利弊分析
二、商标异议模式及其功能分析
三、商标注册审查模式与异议模式的不同组合
四、商标注册审查与异议组合模式的选择逻辑
第四节商标异议和无效与撤销及其后续程序的模式与设置
一、商标异议后续程序的基本模式与设置原理
二、商标无效宣告及后续程序的基本模式与设置原理
三、商标撤销及后续程序的基本模式与设置原理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商标注册审查制度的主要模式及变革趋势分析
第一节商标注册审查制度的主要模式及其典型代表
一、“全面审查+异议前置”模式的典型代表
二、“绝对理由审查+异议前置”模式的典型代表
三、“全面审查+异议后置”模式的典型代表
四、“绝对理由审查+异议后置”模式的典型代表
第二节商标注册审查制度的变革趋势之一:改采绝对理由审查
一、改采绝对理由审查国家和地区的商标注册审查制度改革实践
二、改采绝对理由审查模式对我国商标注册审查制度改革的启发
第三节商标注册审查制度的变革趋势之二:转向异议后置
一、转向异议后置国家和地区的商标注册审查制度改革实践
二、转向异议后置对我国商标注册审查制度改革的启发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商标注册审查制度的改革方案
第一节我国商标注册审查制度改革的国情与目标
一、我国商标注册审查制度改革面临的特殊国情
二、我国商标注册审查制度改革的目标:提质增效
第二节我国商标注册审查制度的改革选择:转向异议后置
一、方案比较:异议后置改革的成本与优势
二、现实需求:异议后置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三、实施基础:异议后置模式改革的可行性
第三节“全面审查+异议后置”模式下的商标注册审查制度改革设计
一、坚持全面审查并优化商标审查工作以确保商标注册质效
二、改革异议程序以提高注册审查效率
三、做好制度衔接配套以改善异议后置不足
四、规范商标申请使用以筑牢注册制度根基
五、切实采取有效措施以规制商标恶意注册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商标注册审查制度改革的具体建议
第一节优化商标注册申请的审查以确保注册质量
一、合理配置不同阶段的审查内容与重点
二、加快构建商标注册申请快速审查机制
三、灵活促进商标注册审查中的程序协调
四、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商标审查中的应用
第二节重构商标异议审查制度以凸显改革效率优势
一、异议程序由前置改为后置
二、异议期由3个月缩短至2个月
三、提升异议程序的纠纷解决效能
四、引入第三方陈述意见制度以实现公众监督
五、合理简化商标评审程序之间的流程
第三节商标异议后置改革与无效宣告和撤销制度的协调
一、异议后续程序的基本原理与模式选择
二、异议后置改革下异议制度与无效宣告制度的协调
三、异议后置改革下异议制度与撤销制度的联动
第四节进一步强化对商标使用义务的审查
一、注册商标权人商标使用的概念界定
二、注册审查程序中的商标使用义务:使用意图的设定
三、强化商标使用义务审查的立法体系化建构
第五节加大对商标恶意注册的规制力度
一、商标法上恶意注册及其危害
二、商标恶意注册类型化分析
三、商标恶意注册法律规制及其完善
四、商标恶意注册法律责任之建构
本章小结
结论
附录一《商标法》与修改建议对比表
附录二《商标法实施条例》与修改建议对比表
附录三《商标审查审理指南》与修改建议对比表
附录四《商标注册申请快速审查办法(试行)》与修改建议对比表
参考文献
后记 有梦不觉人生寒
"

[图书目录]
"目 录
绪 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选题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趋势
  一、权利限制相关基本理论的研究
  二、“谦抑”在法学中的相关研究
  三、权利狂热具体问题的研究
  四、国外相关研究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目标与研究思路
  二、结构安排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权利谦抑概念的提出
 第一节 权利内涵的不确定性
  一、权利资格说
  二、权利主张说
  三、权利自由说
  四、权利利益说
  五、权利法力说
  六、权利可能说
  七、权利规范说
  八、权利选择说
  九、小结
 第二节 权利基本属性之相对性
  一、权利的相对性
  二、对权利绝对性理论的澄清
 第三节 谦抑原则在法学研究中的展开
  一、“谦抑”一词的概念界定
  二、法学研究中的谦抑原则及其释义
 第四节 权利谦抑的内涵诠释
  一、权利谦抑的内涵
  二、权利谦抑的构成要素
  三、权利谦抑与其他概念的区分
 第五节 权利谦抑的法理证成
  一、权利谦抑概念提出的必要性
  二、权利谦抑作为权利滥用研究的进阶理论
第二章 西方世界中权利谦抑理念及其表达的历史流变
 第一节 16世纪以前:古典自然权利论中权利节制的品格
  一、古希腊:节制品格的理念与相邻关系制度中的权利有限性
  二、古罗马:不滥用自我权利的意识与限制所有权的具体法律制度
  三、中世纪:权利应受到限制的思想与斗争行为理论中的权利限制
 第二节 16世纪至19世纪初:权利不得滥用理念在自然权利理论中的发展
  一、个人自然的本能自由权利观中的权利不得滥用
  二、公共意志的理性自由权利观中的权利禁止滥用
  三、《人权宣言》与《法国民法典》:权利绝对的有意误导
 第三节 19世纪中后期:权利绝对思想受到多维度冲击
  一、历史法学派:权利受制于历史运动和发展
  二、功利主义法学派:普遍福祉的个人权利限制
  三、马克思主义法学派:权利概念是资产阶级经济和政治压迫的工具
  四、分析法学派:否认自然法权利存在的权利实证化研究
  五、社会法学派:应更加广泛地保护公共利益和社会利益
  六、新自然法派:自然法派生的权利要服从于实在法的控制
  七、权利禁止滥用的相关判决
 第四节 20世纪以来:权利不得滥用在各成文法律中的立法表达
  一、民法领域中的权利禁止滥用原则
  二、宪法领域中的基本权利禁止滥用原理
  三、国际公约中的权利限制规定
 第五节 结语
第三章 权利谦抑精神在我国的缘起及生成
 第一节 权利谦抑精神的中国本土基因
  一、权利谦抑理念在我国的思想渊源
  二、近代及以前权利不得滥用法则的立法表达
 第二节 当代法律中权利谦抑原则的文本显现
  一、以“滥用”为检索词
  二、以“利益”为检索词
  三、当代立法中权利不得滥用原则的具体体现
 第三节 结语
第四章 权利谦抑的现实必要
 第一节 权利滥用现象沉疴
  一、权利滥用判定的理论研究
  二、我国权利滥用案件的司法实践
 第二节 权利主张过度及防御性应对的相互对峙
  一、学生(家长)的权利主张过度与教师(学校)的防御性应对
  二、家校关系中权利主张过度与防御性应对的其他典型情形
  三、患者(家属)的权利主张过度与医生(医院)的防御性应对
  四、消费者的权利主张过度与生产经营者的防御性应对
  五、受救助人的权利主张过度与救助人的防御性应对
 第三节 权利与反权利的双重合理性困境
  一、休息权与娱乐权的对立
  二、吸烟权与健康权的背反
  三、妇女堕胎权与胎儿生命权的张力
  四、男性生育权与女性生育权的两难
  五、动物权利与动物利用权的冲突
第五章 权利谦抑的实现路径
 第一节 权利谦抑实现的内在要求
  一、正确权利观的塑造
  二、公民美德的培养
 第二节 权利谦抑实现的外在措施
  一、立法方面
  二、司法方面
  三、社会舆论方面
结语 权利谦抑的限度
参考文献
"
法律图书馆>>网上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