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新法规速递>>正文
卫生部关于印发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评估标准(2012年版)的通知(54)
(1)计算方法:
  规范处置指数=抽取事件规范处置指数之和/抽取事件起数
  ①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内定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未定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为准。评价的是定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本年度无定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评价报告的未定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如备查事件中有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物中毒、职业中毒等其他事件的,应平衡纳入抽查范围。
评价非传染病事件时,评估量表有些项目可根据实际情况标化。
评价不同级别的事件时,评估量表有些项目可根据实际情况标化。
  ②随机抽取5起事件,不足5起全查;按照评估量表计算每起事件的指数分值。
  ③得分
  省、市、县级=规范处置指数(达目标值为1)×指标分值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规范处置指标评估量表
评价
内容 权重 评价依据 评分原则 结果和
数量 得分
1.事件报告 10 初次报告
①在初步核实确认事件2小时内完成网络直报报告,及时审核;
②有报告单位、报告人及通讯方式等记录材料(传真记录、电话记录)。 共10分,全部符合得满分。
10个项目一项不符合或不完善减1分。


进程报告
①事件的发展与变化、处置进程、事件的诊断和原因或可能因素;事件的发展势态和危害性评估;
②落实控制措施情况;
③资源使用情况。
结案报告
①在确认事件终止后2周内对事件的发生和处理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其原因、影响因素;
②事件的危害与损失及其补偿建议;
③评价措施效果;
④事件处置成本效益分析;
⑤提出今后对类似事件的防范措施和处置建议。
2.事件确认 10 按照本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定义的疾病有关标准判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准确,响应级别符合应急预案的要求。 共10分。不符合定义减5分,未及时定级减5分,其他适度减分。
3.事件处置准备 20 ①制定调查处置的相关方案,方案格式规范、合理;调查内容符合事件的初步假设,要素和相关调查表格齐全;
②组成现场所需的相关专业工作队;
③实验标本采集器材充足;
④现场处置的设备、器材、药品充足;
⑤个人防护用品充足。 每项各4分。每项缺少一种要素减1分,单项得分减完为止。
4.事件现场处置 30 ①成立现场处理组,明确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医疗救治、后勤供应等小组等职责任务;
② 开展流行因素调查;按病例定义逐个核实和调查已报告的病例,确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③开展密切接触者追踪、管理和实施医学观察,不明原因疾病、甲类及参照甲类管理的传染病100%追踪;乙类、丙类根据具体病种的处置方案要求实施;
④“三间分布”描述清楚,数字、表格和图表等使用准确;
⑤ 有疫点、疫区的划定,必要时采取检疫和封锁措施。
⑥ 标本采集、送检规范,检验方法符合要求。 每项各5分,每项中缺少一种要素或不完整减1分,单项得分减完为止。
5.控制措施落实 20 ①疫点、疫区及时采取控制措施,消杀灭方法正确;
②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发放相关宣传资料;
③按要求开展应急接种、预防服药等特异性保护措施,有接种服药人数记录;
④及时向有关部门通报疫情和处理情况
⑤根据控制效果调整控制措施。 每项各4分,每项中缺少一种要素或不完整减1分,单项得分减完为止。
6.总结评估 10 ①资料整理:从组织管理、事件的起因、调查处理的过程及效果、主要做法、经验和有待解决的问题进行系统的工作总结。有关调查表格、数据、资料分类整理,及时归档。 资料整理和评估各5分。每项缺少一种要素或不完整减1分,单项得分减完为止。
②评估:
初步分析与最终结论逻辑关系正确;
病原学病因或流行病学病因明确;
控制措施落实、所需的资源满足工作需要;
控制效果明显,采取控制措施一个最长潜伏期后明显减少或2个潜伏期内流行终止;
对社会、成本效益进行评估。
注:事件现场处置必须及时。是否及时视具体情况判定。
②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效益评估,目前尚无较具体详细的技术方法,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卡中目前要求进行损失评估分析填报,卫生部还下发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经济损失评估预算表(试行)》(卫办应急发[2008]148号),可将此作为依据。具体分析方法目前可参考成本效益分析的方法。
   ③规范处置指数=各项得分之和/100

(2)基本数据收集与录入:
年 度 定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未定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已报告的总数 已处置的总数 其中流调人数 其中处置人数 其中监测采集样品数 已报告的相关信息总数 已处置的相关信息总数 其中流调人数 其中处置人数 其中监测采集样品数


  ①定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未定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已报告的总数:考核年度,本辖区已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事件总数,包括定级的和未定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数。

总共84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法规:
·卫生部关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指导基层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意见 / 卫生部(2012-6-21)
·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关于印发《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2010版)》的通知 / 卫生部(2011-1-17)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同意实施《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审定工作程序》的通知 / 卫生部办公厅(2006-1-9)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实施绩效管理的意见 / 国家税务总局(2013-12-10)
·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岗位设置管理指导意见的通知 /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5-10-20)
===============================
声明:本法规由《法律图书馆》网站
(http://www.law-lib.com)免费提供.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请与正式出版物或发文原件核对后使用。
===============================
手机法律图书馆>>导航>>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