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新法规速递>>正文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当前更好发挥交通运输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作用的意见(2)

  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加快北京新机场建设,推进北京至霸州铁路、北京新机场轨道交通快线等配套工程;建设北京至唐山城际铁路,规划研究天津至石家庄、天津至承德铁路,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建设首都地区环线高速公路,开工国家高速公路“断头路”,改造普通国道“瓶颈路段”。

  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推进黄金水道系统治理,开工建设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二期工程,加快建设荆江河段航道整治工程,研究三峡水运新通道建设方案,推进长江船型标准化,加强沿江港口集疏运体系建设,重点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研究建设沿江高速铁路,建设商丘经合肥至杭州、徐州至盐城等铁路,香格里拉至丽江、六盘水至威宁(黔滇界)等公路。实施武汉、长沙、重庆、贵阳机场扩建,建设成都新机场。

  (九)加快建设中西部(含东北)交通重大项目。加快中西部干线铁路、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支线机场以及西部干线机场建设,重点加强进出疆、出入藏公路和铁路建设。在原有规划通道基础上,建设中西部与东部地区对角连接新通道,沟通西南至华北地区、西北至东南地区。加强中西部地区新通道建设,研究将西北北部出海大通道和沿江综合运输大通道向西延伸。

  (十)推进实施新型城镇化重大项目。统筹考虑城镇化地区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合理分工和布局,线网布局最大程度连接城市群区域主要城镇,提供快速度、公交化、大容量运输服务,更好地满足沿线密集客流需求。加快推进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长江中游城市群城际铁路骨干网络建设,推进其他城市群区域城际铁路、高速公路建设。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与交通干线、交通枢纽的衔接,提升公路技术等级、通行能力和铁路覆盖率。

  (十一)加强改善民生重大项目

  农村交通项目。实施扶贫开发超常规政策举措,加强贫困地区特别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村交通建设。加快推进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加强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建设,强化农村渡口改造和溜索改桥。加强邮政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邮政普遍服务能力。

  城市绿色交通项目。发展多种形式的大容量公共交通,改善慢行交通设施条件,构建以公共交通为主的城市交通出行系统。提升公共交通装备水平,鼓励新能源车辆应用,加快老旧车辆更新淘汰。加强交通综合管理,有效调控、合理引导个体机动化交通需求,倡导绿色出行。

  五、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

  (十二)合理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按照国家批准规划积极稳妥推进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鼓励具备条件的城市启动编制地面或高架敷设为主的轻轨系统规划,逐步优化大城市轨道交通结构。积极发展现代有轨电车。

  (十三)鼓励开行市郊快铁。推动国有铁路按照市场化原则向社会资本开放“路权”,鼓励城市政府与铁路企业合作,充分利用既有铁路、站点资源,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开行市域(郊)快铁。年内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郑州等铁路客运枢纽,增加市域(郊)快铁开行对数,并选择新的线路进行试点。

  (十四)研究建设货运机场。鼓励快递物流企业、航空公司等各类企业投资建设和运营专业化货运机场,打造具有综合竞争力的航空物流枢纽,提高物流效率与组织水平,促进物流新业态健康发展。

  (十五)大力发展通用航空。加快落实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逐步有序放开低空空域,建立完善通用航空设施、保障和服务体系,提升通航飞行器制造水平,促进通用航空产业发展。

  (十六)加快建设城市停车场。加快制定国家层面的指导意见,采取有效措施和政策,鼓励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建设立体停车场,同时配建电动汽车充电位;在北京、杭州、郑州等已出台相关政策的城市加快推进落实,率先取得示范效应。

  (十七)优化衔接城市内外交通。改扩建城市道路、立交桥,采用交通控制、运输组织等手段,缓解大城市对外干线公路与城市道路衔接路段拥堵状况,尽快消除“进出城难”问题。加快建设铁路枢纽货运外绕线。

  (十八)全面推进交通智能化。实施交通“互联网+”行动计划,研究建设新一代交通控制网工程。建设多层次综合交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票务平台、大数据中心,逐步实现综合交通服务互联网化。实施区域“一卡通”工程,建立交通基础设施联网监控系统,加快推进高速公路不停车联网收费系统(ETC)建设。

  (十九)改造升级运输装备。根据运输市场需求,鼓励运输企业更新和增购城市地铁车辆、高速铁路动车组、货运飞机等运输装备,增强运输能力,提高服务水平。

  六、满足多样化运输需求

  (二十)推动实现联程联运。推进交通基础设施、运输装备的标准化,以综合交通枢纽为载体,加强设施一体化和运营组织衔接,推进集装箱铁水联运,建设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推行客运“一票式”和货运“一单制”联程服务,方便旅客出行,提高货运效率。

  (二十一)统筹发展临空临港经济。依托大型机场、港口、铁路枢纽建设,促进临空、临港经济发展,在部分城市开展试点示范,逐步完善配套政策。尽快编制完成《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规划》,引导疏解北京部分产业、人口和交通需求,优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促进天津、河北经济转型升级。以上海、广东、天津、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为重点,提升临港产业发展水平,延伸和拓展产业链。

总共3页  [1] 2 [3]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法规: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发达省(市)对口支援四川云南甘肃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方案的通知 / 国务院办公厅(2014-8-11)
·关于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促进中原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 / 国家知识产权局 教育部 科学技术部等(2014-1-2)
·《全国律协关于实施“律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业务创新拓展工程”的意见》的通知 /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2013-3-29)
===============================
声明:本法规由《法律图书馆》网站
(http://www.law-lib.com)免费提供.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请与正式出版物或发文原件核对后使用。
===============================
手机法律图书馆>>导航>>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