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邮政局、教育部关于加快发展邮政行业职业教育的指导意见(2)
三、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八)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产教深度融合,遴选和推广一批国家级邮政、快递产教融合示范项目。鼓励职业院校与邮政、快递企业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实现校企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推行跨区域招生,按照教育部规定开展“中高职贯通”“专接本”等培养模式的试点。全面实行邮政、快递专业“双证书”制度,使学生在取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获得职业技能考试合格证书。对于已取得邮政、快递相应等级职业资格且符合条件的从业人员,可由职业院校按相关规定择优免试录取。
(九)推进职业院校示范专业点建设。各相关职业院校要围绕邮政业与电子商务、先进制造业、交通、金融等产业融合发展需要,突出专业特色,改造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加强邮政、快递专业建设。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会同邮政管理部门要遴选和建设一批理念先进、特色鲜明、引领辐射作用强的国家级、省级职业院校邮政、快递专业建设示范点,在政策和经费上予以支持。
(十)健全课程教材体系。建立邮政行业职业标准与专业教学标准联动开发机制,推进专业设置、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衔接。对接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岗位规范,制定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和顶岗实习标准等。鼓励职业院校借鉴、引入企业优质培训资源,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全国邮政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要加快邮政、快递专业教材开发,组织编制有关推荐教材书目,向全国重点推广。在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建设项目中,加大对邮政、快递专业教材建设的支持力度。
(十一)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立健全普通高校、行业、企业、科研院所与职业院校协同培养教师的新机制,建设一批邮政、快递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实行邮政、快递相关专业教师五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逐步加大国家级培训力度。鼓励企业建立教师实践基地,实行新任教师先实践、后上岗和教师定期实践制度。鼓励企业技术骨干到职业院校担任兼职教师,提高“双师型”专业教师比例。
(十二)推进邮政、快递专业实训基地建设。鼓励院校与企业联合建设兼具生产、教学和研发功能的实训基地,实现教学与生产过程的有效对接。对照企业岗位实际要求,跟踪企业技术进步,吸引企业全程参与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鼓励分区域、分专业群建设公共实训基地,推动实训装备和基地的合理配置和共建共享,提高使用效益。鼓励企业积极设立学生实习岗位,加强学生实习教学、管理和服务,突出做中学,做中教,强化实习的教学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以致用,用以促学。
(十三)加快信息化教学建设。加大邮政、快递专业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力度,支持邮政、快递专业建设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实现课程标准、电子教案和职业技能标准等资源共享。开展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支持邮政、快递专业教师参加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推动信息化环境下教学模式的变革,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
(十四)大力培育行业文化与职业精神。构建常态化、长效化的行业文化与职业精神培育机制,重视“诚信、服务、规范、共享”的行业核心价值理念与敬业守信、精益求精、勤勉尽责的职业精神的培养。充实思想道德、法治、安全、纪律教育内涵,积极开展富有行业文化特色的志愿服务和“创业、创新”大赛等校园文化活动,增强学生对行业文化和职业精神的理解与认同。
四、完善保障机制
(十五)加强组织领导。各级邮政管理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建立邮政行业职业教育工作定期沟通协商机制,协调和处理邮政行业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重大事项。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在专业建设、师资培养、招生就业、学生奖助等方面制定并落实相应的优惠政策。各级邮政管理部门要明确邮政行业职业教育的工作机构,制定职业教育工作计划并纳入相关人才培养规划,加强就业指导,引导和鼓励邮政、快递及相关专业毕业生对口从事邮政、快递工作。
(十六)保障经费投入。多渠道筹措资金,保证当地开设邮政、快递专业的职业院校的办学经费投入。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会同财政等相关部门,建立与本地邮政、快递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落实邮政职业教育生均经费标准。各级邮政管理部门要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行业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专业课程开发、重点课题研究等。企业应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2.5%足额提取职工教育培训经费,保证经费专项用于职工特别是一线职工的教育和培训,严禁挪作他用。
(十七)强化行业指导。加强全国邮政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能力建设,完善组织机构,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指导和服务水平。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邮政管理部门要完善工作机制,通过授权委托、购买服务等方式把适宜行业承担的职责交给行业组织,并强化服务监管。各相关职业院校要积极吸收行业专家进入学术委员会和专业建设指导机构,在专业设置评议、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等方面主动接受行业指导。
(十八)推动企业参与。企业应完善企业职业教育和员工培训制度,指定专门机构或专人负责职工教育培训、对接职业院校,设立学生实习和教师实践岗位,积极与职业院校开展订单式、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优先招收邮政、快递专业毕业生。企业应发挥办学作用,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教育,鼓励企业和公办职业院校合作开办混合所有制性质的二级学院。
总共3页
[1] 2
[3]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