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的通知(2)
(二)基本原则
突出前瞻引领。综合研判世界科技前沿发展态势,瞄准探索未知世界和发现自然规律的科技发展前沿方向,在关系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科学前沿领域,适度超前规划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力争在重要科技领域实现跨越发展,跟上甚至引领世界科技发展新方向,掌握新一轮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主动。支撑战略需求。牢牢把握全球产业发展和变革的大趋势,聚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瓶颈性科技难题,在有望引领未来产业发展、事关长远和全局的科技战略制高点和改善民生、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社会领域,加快建设一批国家发展急需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战略必争领域形成独特优势,充分发挥设施在创新驱动发展中的重要支撑作用。
遵循科学规律。充分考虑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技术难度大、系统复杂性高、科学寿命长、兼具工程和科研双重属性等特点,在较长时间周期内循序安排探索预研、筹备论证、启动建设、完善提升等阶段任务,并强化其与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的“三步走”战略时序的衔接,形成循序渐进、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创新体制机制。以深化创新驱动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强化与现有科研基地的衔接,加快建立健全高效的投入机制、动态调整的推进机制、开放共享的运行机制、产学研用协同的创新机制、高效灵活的管理机制,提高成果产出质量,促进集群化、集约化发展,进一步提高设施建设和运行的科技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
(三)建设目标
到 2020 年,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总体技术水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运行和使用效率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批设施的技术指标居国际领先地位;薄弱领域设施建设明显加强,优势方向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支撑前沿科技领域开展原创性研究的能力显著增强。基本建成若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形成以开放共享为核心的运行机制,建立起符合设施自身特点与发展规律的管理制度。设施整体国际影响力和地位显著
提高,为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提供有力支撑,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投入运行和在建设施总量 55 个左右,基本覆盖重点学科领域和事关科技长远发展的关键领域。
——依托设施开展一批国际顶尖水平的研究工作,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成果,有力推动重要学科领域实现跨越发展。
——通过设施建设,衍生出一批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催生出一批颠覆性技术和战略性产品。
——通过设施高效运行,攻克一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一批创新发展的瓶颈性科技难题。
——依托设施凝聚一批全球顶尖科技人才,开展一批国际重大科技合作计划,显著提升我国科技国际影响力。
——初步建成若干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使其成为原始创新和重大产业关键技术突破的源头,成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基础平台。
三、重点任务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以能源、生命、地球系统与环境、材料、粒子物理和核物理、空间和天文、工程技术等 7 个科学领域为重点,从启动建设、筹备论证、探索预研、完善提升四个层面,推动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建设和发展,形成循序渐进、滚动实施、动态调整、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统筹布局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打造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形成支持设施持续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
(一)聚力优先项目的启动建设。在我国科技发展急需、具有相对优势和科技突破先兆的领域,根据拟建设施属性、科学目标、技术基础、科研需求和人才队伍等基础条件,优先启动若干建设条件成熟、前期准备工作充分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十三五”期间,优先项目包括:空间环境地基监测网(子午工程二期),大型光学红外望远镜,极深地下极低辐射本底前沿物理实验设施,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高能同步辐射光源,硬 X 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
验装置,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
(二)深化后备项目的筹备论证。对科学意义重大、国家需求强烈、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预先研究较为充分并纳入综合评审的设施,加强对其设施属性、建设紧迫性、科学目标、工程目标、技术风险等的深化论证,开展国内外同类设施的对比分析,逐步形成成熟的设施建设方案。按照设施建设紧迫性、方案成熟度和财力保障状况,适时启动若干筹备论证充分的设施建设工作。“十三五”期间,设施筹备论证的后备项目包括:北京在线同位素分离丰中子束流装置,中国陆地生态系统观测实验网络,生物医学大数据基础设施,作物表型组学研究设施,大气环境模
拟系统等纳入专家综合评审的设施。
(三)推进设施建成和性能提升。加大在建项目的工程管理、技术攻关和配套条件建设力度,力争早日建成并投入运行一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尽早发挥其对科技创新的支撑保障作用。
“十三五”期间,建成并投入运行的设施包括:重大工程材料服役安全研究评价设施,农业生物安全科学中心,散裂中子源,极低频探地工程,软 X 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试验装置,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转化医学研究设施,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加快推进“十二五”其它项目进展。持续推进建成设施的服务能力建设,强化设施日常维修维护,支持新建必要的实验装置和配套条件,确保设施运行水平和技术性满足提高科研工作水平的需要。
总共5页
[1] 2
[3] [4] [5]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