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关于印发《养老机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3)
4.4信息发布
发生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的,省级民政部门配合事发地省级党委和政府或者负责牵头处置的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做好信息发布工作。国家层面应对时,民政部配合国家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机构或者有关牵头部门做好信息发布工作。发生较大、一般突发事件的,事发地民政部门根据同级党委和政府有关要求,配合牵头部门做好信息发布工作。
4.5应急结束
养老机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结束或相关危险因素得到控制、消除后,根据有关应急指挥机构统一部署,民政部门和养老机构结束应急状态,同时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发生次生、衍生事件或者突发事件复发。
5善后处置与调查评估
5.1善后处置
事发地民政部门应当在同级党委和政府统一指挥下,联合有关部门做好养老机构人员后续安置、救助抚慰、遗体处理、恢复重建等善后工作,尽快消除突发事件影响,恢复养老机构正常秩序。
5.2调查评估
事发地民政部门应当在同级党委和政府指挥下配合有关部门对造成的影响和损失进行调查与评估,并做好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及时向上级民政部门报告有关情况。
6应急保障
6.1应急力量保障
民政部负责指导各地民政部门加强对民政干部、养老机构工作人员的培训,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各地民政部门按照养老服务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要求,依托养老服务人员队伍,建设和储备养老服务应急救援力量,鼓励探索养老机构与附近其他机关、企事业单位等的应急联动,提升救援合力。
6.2物资保障
各地民政部门指导养老机构适量储备应急物资、生活必需品等,农村偏远地区的养老机构可视情增加应急物资和生活必需品储备量,突发事件应对中协调相关部门优先给予养老机构救灾物资支持。
各地民政部门应考虑收住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的养老机构需求,与当地相关部门提前协调将养老机构护理物资、基本生活物资纳入当地政府的救灾物资储备范围。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探索建立区域性养老应急救援技术服务中心,探索将空置养老机构或养老机构中的闲置床位作为紧急照护场所,为遭遇突发事件的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提供临时安置等应急救助。
6.3应急转移交通保障
各地民政部门协调有关部门完善应急转移交通保障体系。有条件的地方要推动对应急转移交通工具做好适老化改造。
7宣传教育、培训和演练
7.1宣传教育
各地民政部门和养老机构要积极开展突发事件应急法律法规和突发事件应对知识的宣传教育,每半年至少开展一次应急知识宣传普及活动,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7.2培训
各地民政部门应根据需要积极聘请各类突发事件领域的专家,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对民政部门干部、养老机构负责人和工作人员的相关培训,提高专业技能。
7.3演练
地市和县级民政部门每年要联合有关部门组织辖区内养老机构至少开展一次应急演练,演练科目根据当地预判的养老机构易发多发突发事件和当地应急救援能力建设情况确定,并定期检查养老机构应急准备情况,提高协同和快速响应能力。鼓励建立应急联动互援机制的地区共同组织演练。
8附则
8.1预案管理
本预案由民政部制定并负责解释,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适时修订预案。各地民政部门和养老机构应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和本机构的应急预案,并做好与本预案的配套衔接。
8.2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总共3页
[1] [2] 3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