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关于深化商标代理信用评价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2)
第四条 国家知识产权局和县级以上地方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根据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需要,建立与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和商标代理行业协会等行业组织的工作联动和信息交换机制,完善商标代理信用评价制度,推送相关信用信息,推进联合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
第二章 信用等级评价
第五条 商标代理机构和商标代理从业人员信用等级按照从高到低顺序分为 “A”、“B”、“C”、“D”级,按计分情况评价。计分满分为100分,根据负面信息予以扣减。负面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不规范经营或代理行为、受行政或刑事处罚、行业惩戒等情况。等级标准如下:
(一)A级为信用计分90分以上(含)100分以下(含)的;
(二)B级为信用计分80分以上(含)不满90分的;
(三)C级为信用计分60分以上(含)不满80分的;
(四)D级为信用计分不满60分的。
根据荣誉奖励、社会贡献等因素,适当设置附加加分项,并增设“A+”等级,对应等级标准为超过100分的。
商标代理机构存在注销备案,被撤销或者被吊销营业执照、律师事务所执业许可证等情形的,不再对其进行信用计分和等级评价。
第六条 国家知识产权局和县级以上地方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按照《商标代理机构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规则》和《商标代理从业人员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规则》,依据采集的信用信息,对商标代理机构、商标代理从业人员进行信用计分,确定商标代理机构和商标代理从业人员的信用等级。
商标代理信用评价的信用信息采集、信用计分、等级确定、结果公示通过知识产权代理管理系统商标代理信用管理模块(以下简称信用管理系统)进行。
第七条 商标代理信用信息,主要包括以下四类:
(一)国家知识产权局和县级以上地方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产生的信息,以及在商标代理监管工作过程中产生的信息;
(二)商标代理行业组织在日常工作中产生的信息;
(三)商标代理机构和商标代理从业人员报送的信息;
(四)其他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公开的信息,以及能够反映商标代理机构和商标代理从业人员信用状况的其他信息。
商标代理机构跨区域开展业务的信息,以及分支机构的相关信用信息,由业务开展地或分支机构所在地知识产权管理部门采集,归集到机构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知识产权管理部门。
全国性商标代理行业组织产生的信用信息汇集至国家知识产权局统一进行信用计分。地方性商标代理行业组织产生的信用信息汇集至同级地方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统一进行信用计分。
第八条 国家知识产权局和县级以上地方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对商标代理机构、商标代理从业人员的信用计分和等级评价实施动态管理,自收到信用变更信息七个工作日内更新信用计分及信用等级。
除另有规定外,信用计分因相关情形被扣减或增加满十二个月后,扣减或增加的分数清零,引起信用等级变化的,随之更新。
第三章 信用信息的公示、异议和信用修复
第九条 国家知识产权局和县级以上地方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及时通过门户网站、商标业务网上办理平台、商标业务受理窗口等,公示商标代理机构信用等级。
国家知识产权局通过信用管理系统提供商标代理信用信息查询服务。社会公众可以查询商标代理机构和商标代理从业人员的信用等级;商标代理机构可以查询本机构信用计分明细,以及批量查询在本机构执业的商标代理从业人员的信用等级;商标代理从业人员可以查询本人的信用计分明细。
第十条 商标代理机构和商标代理从业人员对信用计分和等级有异议的,除另有规定外,自知道或应当知道异议事项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可以通过信用管理系统向实施计分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提出异议,并提供相关资料或者证明材料。实施计分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于收到申请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对异议申请完成核查,并将核查结果、理由告知提出异议的申请人。
异议申请获得支持的,予以恢复信用计分和等级。异议期的信用计分和等级不影响信用评价结果运用。
第十一条 商标代理机构和商标代理从业人员被扣减信用计分满六个月后,因履行相关义务可以纠正相关行为且已完成纠正的,除另有规定外,可以通过信用管理系统向实施计分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申请信用修复,并提供相关资料或者证明材料。实施计分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于收到申请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对修复申请完成审核,并将审核结果、理由告知申请修复的申请人。修复申请通过的,所扣分数予以恢复。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信用修复:
(一)距离上一次信用修复时间不足十二个月的;
(二)申请信用修复过程中存在弄虚作假、故意隐瞒事实等行为的;
(三)因相同情形已被扣分且未恢复的;
(四)法律、行政法规和党中央、国务院政策文件明确规定不可修复的。
对于存在前款第(二)种情形的,自发现之日起两年内不得再次申请信用修复,并重新计算信用计分扣分期限。
总共3页
[1] 2
[3] 上一页 下一页